2024-06-06 18: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锦萍



福州戏,虾油的味道

 

黄锦萍

 

 

虾油是什么味道?纯正的福州人都知道,这是福州特有的味道。小时候记忆中,餐桌上鲜美的菜肴,都是加入虾油烹饪的,尤其是炒青菜,经过虾油的调味,青青脆脆香香的,仿佛刚从田野上摘来。前些天接待几位从台湾来的作家画家,他们的祖籍地都在福州,说是到福州来就是为了寻找福州的味道。我问:福州是什么味道?他们回答说:虾油的味道和福州戏的味道。他们说的福州戏,其实就是闽剧、评话和伬唱。当我把虾油的味道放大些,闻到的却是家乡的味道。

三坊七巷修复前,住着许多老福州人。穿行在熟悉的坊巷间,常看见居民们悠闲地躺在藤椅上,一边喝着茉莉花茶,一边开着收音机听闽剧或评话伬唱,也有敲着折扇跟着收音机唱的,唱得好的,行人就不走了,站在旁边听,听着听着索性就坐在石阶上或长条椅子上,也跟着哼上几句。我对这种家常便饭式的市井生活很有印象,现成的风俗画嘛,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自己也加入到这幅风俗画的场景之中,从事着与吹拉弹唱息息相关的行业。

 

大家闺秀话闽剧

 

在福州戏这个艺术大家族中,闽剧作为福建五大剧种之首,牢牢占据着“大家闺秀”的宝座,“高大上”剧目层出不穷,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豪华大气的舞美造势,让演员享尽舞台上的荣华富贵,过足奢华贵气的艺术人生。我说的这种“大家闺秀”气派,当然是出现在实力雄厚的省、市属院团,即使演贫民百姓的“苦戏”,也是以强大的阵容呈现,只是在质地优良的绸缎上,打上一个补丁而已。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福州正在举办福建省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我受邀观摩,再一次目睹了闽剧表演艺术家林瑛的舞台魅力,她出演的是折子戏《王莲莲拜香》,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看过她演的《王莲莲拜香》后,称赞她浑身上下都是戏。我看过多遍,确实把一个势力、刻薄、嫌贫爱富的王莲莲舞台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说起闽剧,圈内圈外没有人不知道林瑛的,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人称为“闽剧的女儿”。林瑛从事闽剧事业56年,演出近百台剧目,塑造过近百个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艺术个性,她擅长演各种性格的福州女人。评论家说她演的戏有“花旦的肉、闺门旦的骨、青衣的影子、彩旦的风”,可见她的戏路有多宽。如今66岁高龄的林瑛还接了一台演佘太君的戏叫《铁枪樱》,她告诉我,什么角色都演过了,就是没演过老旦,所以要拼一把,把老旦的戏给补上,演员的生命力全在台上,离开了舞台就什么都不是了。

我问林瑛,为什么喜欢演戏?林瑛用纯正的福州话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演了四百多年了,能不喜欢吗?就像福州人炒菜时必须加虾油一样,演戏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是我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问林瑛,闽剧对你意味着什么?林瑛回答说:意味着生命的延续,意味着女儿对母亲的崇敬,意味着心中永远屹立的精神支柱。林瑛告诉我,只要会听懂福州话的地方,没有不看福州戏的,闽剧是现存的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汉族戏曲剧种。闽江下游旧福州十邑都说福州话,现居台湾的福州同乡有百万人之多,从闽东方言区走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方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把闽剧带到世界各地,所以我们每次去东南亚一带演出都很轰动,华侨很多嘛,到台湾演出时,我们演到哪戏迷跟到哪,一场都没有落下,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我去福州市闽剧院采访那天特别炎热,户外温度达38℃。一走进剧院,就看见舞台上演员穿着练功服,满头大汗地在排练折子戏。福州闽剧院现在也叫“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1958年就成立了。2006年,闽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闽剧的渊源,院长杨东告诉我,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阳腔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清末,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相互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渗透,逐渐发展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非常活跃,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最令老戏迷兴奋的是,涌现出“闽剧梅兰芳”郑奕奏以及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四大名旦。20世纪30年代,上海益闻书局还出版过许多闽剧名家名剧的唱片呐。

杨东院长对闽剧的热爱可以说是爱到极致了,不仅是闽剧世家,而且一家三口全在福州市闽剧院工作。杨东既是院长也是主要演员,行当文武小生;太太张建斌先是演员后转行当导演;儿子杨帅今年23岁,已经是院里的当家小生,按杨东的话说他儿子仿佛就是为闽剧而生。我采访过杨帅,长得真的很帅,很阳光很正能量,已经在闽剧界小有名气,多次获过国家级、省级大奖。他说了一句很认真的话:我除了唱戏不知道还能干什么,所以我要坚持着留下来,不让闽剧消失。据我了解,像杨东这样把一家三口当作三棵闽剧之树,种在同一个园子里的,实在不多见,要好一家人都好,整个院团也好,没有退路了,铆足了劲干了,全院演职员都冲着杨东一家人的义无反顾,一心一意地在传承闽剧之路上迅跑。杨东动情地对我说,每当送走一位闽剧老艺术家,心里都要难过好一阵子,他们身上留着闽剧的烙印,带走的都是闽剧的精髓啊!所以我的观念是不急于发展,而是更多地传承。现在有些“80后”“90后”只会跟着老师学戏,问他们什么是闽剧,根本答不上来。现在我们把培养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结合起来,渐渐地就收到了效果,剧场里年轻观众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追星族,喊着他们喜欢的年轻演员的名字,涌到台口来献花。

前不久,一所德国学校的师生到福州来,想让德国青少年接触一下福州传统戏曲,我们为德国师生做了一个闽剧专场演出,他们看了非常喜欢,希望以后与我们多做交流。2015年,福州闽剧院代表中国戏曲受邀参加契诃夫戏剧节,演的戏是《杨门女将》,在莫斯科普希金大剧院演出两场,谢幕时观众长时间鼓掌,久久不愿离去。俄罗斯媒体对演出作了大篇幅报道,戏剧节组委会主席瓦列里先生给予高度评价,说是代表了中国闽剧的最高水准,直言这是他看过的“最棒的中国戏剧”。

福州市闽剧院原创的好几台戏都是能在全国叫响的,荣获过全国“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比如《天鹅宴》《丹青魂》《王茂生进酒》等,尤其是根据“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传奇故事,创作的系列闽剧《林则徐充军》《林则徐与道光帝》《林则徐复出》以及《林则徐与王鼎》,讴歌了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品格,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早已成为爱国的座右铭,载入中国史册。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林则徐是福州人,曾经住在福州的三坊七巷里,如今在林则徐纪念馆里,依然能感受到一代伟人散发的人格力量光辉。

 

小家碧玉评话伬

 

如果说闽剧是高大上的“大家闺秀”,那么评话伬艺就是邻家后院的“小家碧玉”。评话伬艺小巧玲珑,不需要豪华的舞台,也不依仗强大的演出阵容,只要给它一个庭院、一片空地、一个能放得下一桌一椅的地方,就可以开唱开讲了!前些天走进鼓楼,参观了温泉博物馆,其中的一个场景是多么的熟悉:一座大众化的澡堂里,休息厅里几十张竹制的躺椅一排排展开,躺椅前摆着几双木屐鞋,这些都是为来这里“洗汤”的“人客”准备的。为了让躺在这里打瞌睡的“人客”排遣寂寞,每天都安排评话先生在这里讲评话。在一个角落里,我看见了一桌一椅,一个做成雕像的“评话先生”正在手舞足蹈地讲评话。那种场景小时候我经历过,很是亲切。

福州评话界有个评话达人叫叶兆辰,从小跟随父亲叶神童学讲评话,叶神童是著名的评话三老之一,爱听评话的市民没有不翘着拇指称赞的,父子俩都是福州评话界公认的代表人物。2006年福州评话与伬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叶兆辰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鲁达除霸》《月唐演义》经演不衰,很多评话爱好者对他说的故事倒背如流。

我问叶兆辰,福州评话特别之处在哪里?叶兆辰想了想说,福州评话和伬艺都是“活化石”啊!福州评话秉承了唐宋说书艺人“打野呵”的传统,演出形式灵活简便,以高台演出为主,书场演出为辅。只要聘东有请,评话艺人提着小藤篮,内装醒木、折扇、铙钹、箸等简单道具,不论是街头、广场、厅堂、屋前,几块门板搭的简易小台上,马上就可以演出。喝了一口茶,叶兆辰补充说,福州评话是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储藏了老祖宗留下的福州口头语、俗谚和特殊语法结构的语辞,福州市民听了很会意。

叶兆辰还给我讲了评话艺人的爱国故事。说是流传至今的法曲中,响钹原是两扇合击,而福州评话铙钹只剩下一扇,这是为什么呢?据老艺人传说:清兵入关时,不许评话加入乐器,艺人们便以半爿铙钹相搪塞,同时暗寓“山河半壁,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的残酷镇压之意,一批艺人被关到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了眼睛。鸦片战争之后,评话宣传禁烟,歌颂林则徐;辛亥革命时期,评话出现《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的序头;抗日战争期间,评话界又大量编演抗日序头,组织抗日剧社,巡回演出抗日文明戏,群众拍手称快。专业人士说,福州评话所提供的古老信息和演变契机,为我们研究中国曲艺史、人文学、社会科学,梳理曲艺艺术的发展脉络,推动曲艺艺术的继承发展,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评话和伬艺,可以说是福州传统曲种的姐妹篇,评话伬则是评话与伬唱完美结合的典范,最初只是福州民间卖唱艺人搜集的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以应酬各种堂会,或者装扮成陆地行舟、钱剑、高跷、台阁、马上、肩头驮、莲花落等百戏杂耍,参加社火活动逐渐形成的演唱形式。

伬艺词作者、福州市曲艺团团长陈晓岚是我相知三十多年的老同学,她出生于曲艺世家。母亲陈润春,艺名“润润”,是响当当的伬艺表演艺术家,福州家喻户晓的伬艺大明星;父亲陈竹曦是多产的著名曲艺作家,许多经典曲艺作品全出自他的笔下。陈晓岚一家三口从事曲艺,为推动福州曲艺的传承与发展不遗余力,备受业界尊崇。问起伬艺的特点,陈晓岚告诉我,伬艺用福州方言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表,也有以三弦、月琴、低胡作伴奏的,伬艺保留了宋元曲艺贴近群众的“百戏”遗风,一树多枝、形式多样、声腔多元化,是福州平民的人物画廊、福州文化的品格光芒、福州方言的重要载体。福州伬艺传承至今几百年,保留曲目百余本,在福州方言区域内受众面广,在海内外福州籍华人聚居地影响深远。

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我在乌山脚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里,欣赏了由福州市曲艺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题材评话伬《风雨苍霞人》。演出氛围与剧情是那样的吻合,亭台式的舞台错落有致、灯笼高挂,露天处撑起两把大伞,对付从天而降的雨水,演的是《风雨苍霞人》嘛,有雨更符合剧情的发展。台下观众坐在仿古圈椅、高背椅上,茶几上用青花瓷泡着茉莉花茶,边喝茶边欣赏,简直就是一种高贵的享受。只见伬艺演员身穿长衫、旗袍,手持道具和乐器,正襟危坐,开讲开唱,硬是把福州苍霞棚屋改造的故事说得跌宕起伏,一批苍霞昼家人的喜怒,生活在底层小人物的哀乐,仿佛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评话中的铙钹、吟诵、诉牌,伬艺中的独唱、对唱、合唱都被超常发挥,真实生动的细节描绘,地道的福州俗语的调侃,字正腔圆的道白唱腔,正宗的虾油味,观众大呼过瘾!

《风雨苍霞人》坚持回归曲艺本体,以口语进行说唱的表演特质。观众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以说书人面目出现的演员身上,他们“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充分展示了“以词叙事”的说唱体,不同于“以身代言”的表演体的艺术特点,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尊重,引发了对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曲艺的诸多思考,也让我看到了福州曲艺人的责任与担当,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文化自信,蕴涵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金量。

大俗即大雅。虾油味道和福州戏的味道是那样的纯正,这是福州本土独有的味道。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