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00: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锦萍



耳聋伯元宵  听见好口碑

 

黄锦萍

 

 

一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缘于一个耳聋的老人。老人名叫林桂芳,但很少有人知道耳聋伯的真名,只知道耳聋伯做的元宵好吃,有嚼劲,不粘牙,一碗六粒,当点心吃刚刚好,价格比一块汉堡包还便宜。吃货们认定耳聋伯元宵,这一吃就吃了100多年,至今仍割舍不下,仍觉得好吃。

耳聋伯元宵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让老福州人念念不忘,以至于归国老华侨一下飞机就找耳聋伯元宵吃?难道耳聋伯的元宵里包着浓浓的乡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2016年中秋佳节,百年老铺耳聋伯元宵索性把柜台搬到了长乐国际机场,为回乡过节的海内外旅客和侨胞端上一碗碗热乎乎的耳聋伯元宵,让吃客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当你看到推着行李箱的旅客排着长队,等着吃免费提供的耳聋伯元宵时,你就知道元宵的情意远远超过了“吃”。

 

听见好口碑

 

耳聋伯的耳朵从什么时候开始聋的,谁也说不清楚。据他的儿子林英德说,父亲小时候耳朵就听不见,听别人说话常常要挨得很近,像孙悟空那样把手掌挡在耳朵旁才能听得见。但身体有缺陷的人往往很聪明,父亲的才能全体现在做 粿上,好像根本不用学。不管是做元宵、汤圆、白丸子,还是做芝麻 、年糕,甚至是清明节吃的菠菠粿,父亲都做得很好。父亲虽然耳朵聋,但谁要竖起大拇指夸他的元宵做得好,他准能听得见。这正是耳聋者的妙处,想听的话就听,不想听的话,即使听见了,也装着没听见。

走进台江区苍霞新城的老字号元宵店,古色古香的店面很是醒目,屋檐上翘着久远的年代,铺着的青瓦把我们带入清光绪年间,大红柱子支撑着一个百年老店,长方形黑漆招牌上,呈现着“百年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耳聋伯元宵”的字样。店面不大,刚进门就看见左边围着一小间煮元宵的“厨房”,右边则摆着一长溜餐桌。在台江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能拥有这样一间小小的店面已经很不错了。刚一坐定,店老板林英德就要给我煮元宵。我说,元宵是肯定要吃的,但不是现在,我们先聊聊。

问起祖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元宵的,耳聋伯元宵第三代传人林英德说:“我爷爷林炳祥手上已经开始做了,但那个时候可能还不太出名。到了我父亲也就是现在的耳聋伯手上,元宵已经做得很好了。始创于光绪年间的耳聋伯元宵,在创立之初并没有店面。当时,元宵是福州老百姓观看闽剧时最爱吃的小点心,耳聋伯便跟着戏班子肩挑担卖,走街串巷。闽剧戏班去长乐唱戏,他就跟去长乐卖元宵;去福清唱戏,他就跟去福清卖元宵。福州话把这叫作‘卖戏坪下生意’。闽剧团那几个老板都爱吃元宵,吃着吃着都成了我父亲的好朋友。好口碑是口口相传的。你的元宵好吃,大家就都来吃,就这样,耳聋伯元宵的名气渐渐地在坊间传扬开来。”

林英德说,1960年,耳聋伯元宵的摊子就在解放大桥头,安远路口福康皮鞋厂门边,对面是福聚楼,这边是南洋楼,都是当年的标志性建筑,老福州人没有不知道的。每天下午一两点在这里摆摊,摊摆好,火起好,汤烧好,赶快开始做元宵。新中国成立前,福州人穷,可以吃的东西少,点心之类的更是稀有。那时候摊子小,客人都是拿着碗排队等着,看着锅里元宵浮起来了,马上就把碗递过去装,生怕递慢了元宵卖完了,也有邻里自己带碗打包回家吃的。1963年,就获得福州市工商局颁发的“耳聋伯名牌元宵”殊荣。沉沉浮浮的元宵,吃出福州城的一段往事。解放大桥边上的耳聋伯元宵摊子,就像一幅生动的市井画,成为老福州人的深刻记忆。

让我为你梳理一下耳聋伯元宵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创始人林炳祥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从事元宵丸制作30余年。第二代传人林桂芳生于1908年,绰号耳聋伯,15岁时就自立门户创立耳聋伯元宵品牌。1955年,耳聋伯元宵并入福州市食品公司,林桂芳成为主要技术员,专业指导 粿类食品生产。1966年林桂芳辞职回家,恢复加工元宵丸并沿街叫卖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72岁的林桂芳向工商局申请开办耳聋伯元宵丸小吃店。1980年,25岁的儿子林英德以耳聋伯元宵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的身份接手。为保证耳聋伯元宵技艺不丢失,林英德未雨绸缪,于2011年传给了1985年出生的第四代传承人林威。林威是耳聋伯的孙子。2014年耳聋伯元宵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耳聋伯元宵的继承者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2008年,林英德将“林桂芳名牌元宵丸”注册为永久性商标。商标上的标志就是耳聋伯的真人头像,一个很不起眼的老头,一张永远不会欺负人的老实人的脸,一对长得很大的“招风耳”。也就是这一对听不见声音的耳朵,为“耳聋伯元宵”创造了无尽的财富,福佑着子子孙孙。

 

小元宵真功夫

 

一种手艺传承百年延续至今,一定有其生存的理由。一碗元宵吃过百年还能吃出清光绪年间的味道,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别小看了这一粒小小的元宵丸,每一粒都包出一样大小,而且有嚼劲不粘牙,这就是真功夫了。元宵的皮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吃了粘牙,太硬肯定不好吃。老福州人记忆中的耳聋伯元宵是有弹性的,只有老艺人才会掌握这种力道。元宵丸以湿米粉为皮,这就是福州话说的“粞”,这湿米粉是把七份糯米、三份粳米相混合,水浸后研磨而成。米要磨得很细变成米浆,储于米袋中,压干成为“粞”,叫“生粞”,再用一些生粞在开水中煮熟,使之变“熟粞”。将生熟粞混合研揉,达到不干不软,不粘手,用手捏可成形且不裂开才算符合标准。然后以粞搓成小团,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旋转着捏出小袋形,而后用小筷夹上肉馅填入袋中,袋口对压再一折,形似小木鱼,元宵丸就包成了。这一工艺关键在于糯米、粳米配搭适当,米粞太软,元宵丸一煮就不成丸了,太硬则不爽口。所以,米细磨,粞揉透,是元宵丸入口不粘齿的关键。这些程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耳聋伯元宵第三代传人林英德一边为我现场表演包元宵,一边说起小时候学做元宵的事。他说,五六岁时就看着父亲做元宵,天天看,天天学,硬看都看会了。小时候觉得搓米浆很好玩,捏成一团,搓成圆球摁在鼻子上,就像戏里演的小丑模样。就在玩着捏团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和元宵分不开了。像我的孙子现在也是这样,他不懂事,但一来到店里就搓着米浆玩,搓着搓着,说不定哪天就能继承家业了。这或许就是家族遗传,耳濡目染中已经酝酿着传承。

元宵原本是节令食品,但在老福州却成为一道日常美食。老一辈福州人对元宵的味道也十分讲究,耳聋伯自然要对元宵的口感特别下功夫。林英德说,好的元宵要皮肉分离,煮出来要“脱核”。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所选肉馅的肉质。肉馅要选用猪腿肉,而且是后腿肉。后腿肉比前腿肉胶质多,因为运动多了,肉弹性就强。好的肉煮出来抱团,胶质多,不容易散。

采访当中时不时有顾客进店吃元宵,吃了还要买几袋带走。林英德觉得必须让我亲口品尝一下耳聋伯元宵的味道,那样比介绍更富有质感。已临近中午,肚子确实有些饿了,林英德亲自下厨为我煮了三个元宵。热乎乎的三个元宵就像他三个小小的心愿:继承、发扬、光大。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元宵,有弹性,皮肉分离,汤汁晶莹剔透,有淡淡的酱香味,香而不腻,口感好。这是正宗的福州人记忆中的元宵味道,它不愧为百年老店。很多小吃店会做很多菜,但耳聋伯元宵店只煮一碗元宵就征服了福州人的味蕾,了不得。

 

品牌创造价值

 

我的面前坐着两代耳聋伯元宵传承人。父亲林英德是50后,儿子林威是80后。我们在做一道算术题,以他们的手艺,1分钟包4粒元宵,每天包3个小时就720粒,林英德包了50多年元宵,至少是两亿粒,可以堆成一座好大好大的元宵山。林威用计算器算了算,吓了一跳,足足300吨重!父子俩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包着元宵,靠着耳聋伯元宵品牌,买了房子、车子、店面,养活着一大家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林威回忆起2014年在福州三坊七巷林则徐小学斜对面开第二家分店时的情形,仍然激动不已。林威说,开业那天吸引了好多外地游客和耳聋伯元宵的新老粉丝,小小店面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门口排着长队等着吃耳聋伯元宵,很多顾客手捧一次性纸碗站在街边品尝,吃了一碗又一碗,最多的一个人居然吃了七碗,连说好吃。看到这样的场面,林威觉得祖宗留下来的家业果然是一座金山,因此倍加珍惜,也真切地感受到肩上挑着传承的责任。

林威打扮得很时尚,精心做的发型,很潮的T恤衫,说话中夹着网络语言,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文艺青年”。林威喜欢唱福州话歌曲,曾经在福州东泰禾广场和一群年轻人拍过《齐齐走》的福州话音乐电视,很青春,满满的正能量。这么新潮的店老板一定有很多经营的新思路,林威想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让这家历经风雨的百年老店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不仅在店里吃,临走时还要把耳聋伯元宵带走。林威说,现在年轻人知道汉堡包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已经有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慕名而来,吃上一碗老字号元宵,尝尝老福州的味道。我现在也学会了用福州话和吃了几十年元宵的老食客唠几句家常。许多回乡探亲的华侨常常到店里来买元宵,不仅是捎走一份带着乡愁的儿时记忆,而且还要让海外的乡亲也能吃上正宗的耳聋伯元宵。

林威说,耳聋伯元宵经过百年依然受到大家的欢迎,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坚持品质。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原来传统的纯手工操作已经跟不上步伐。我父亲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将其中包馅搓圆的步骤改用机器代替,产量显著增加,但并不影响口感。相反,原先人工搓的皮厚薄不均,使用机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机械操作也并非易事,我父亲根据几十年做元宵的经验和手艺,调试出最适合的频率,这个也成为耳聋伯传承技艺中的重要一项。时代在进步在发展,我们也应该不断创新,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耳聋伯元宵的制胜法宝还在于原材料的优选、对工艺的一丝不苟,以及坚持无添加任何防腐剂。

这是福州老百姓公认的百年老字号品牌,也是无数市民在春节、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这是几代传承人共同坚持、长期摸索和智慧的结晶。从最初肩挑叫卖、走街串巷到现在拥有三家店面,从最初的纯手工制作到现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从最初一个人的技艺到现在家族式的传承,耳聋伯元宵品牌已历经百年,也在与时俱进。林英德还是有忧患意识的,他说耳聋伯元宵品牌已历经百年,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再过百年还能长盛不衰。耳聋伯品牌的核心价值就是产品。做元宵是一门手艺,不管未来机械化如何进步,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手艺人创新是给自己留后路,因为总会遇到瓶颈,只有突破求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时代在进步,不管你怎么做,但品质不能变。耳聋伯搬家搬了好几次,搬到哪里食客们跟到哪里,这就是品牌创造的价值。

中秋节前夕,林威随父亲林英德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一边为回乡过节的海内外旅客和侨胞包元宵,一边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两条微信。一条是,我用十分诚心,九分真心,八分爱心,七分舒心,六分适心,五分暖心,四分小心,三分用心,二分童心,一分尽心,煮一碗元宵送给您,祝您永远开心!另一条是,圆圆的月亮照着圆圆的餐桌,圆圆的餐桌放着圆圆的碗,圆圆的碗里盛着圆圆的元宵,圆圆的元宵圆着圆圆的梦想。

可见,在耳聋伯元宵的传承人心中,所有的愿望都是圆的,一碗元宵就已经足够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