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八卦沟走一走
杨少衡
那一年人们从沟里挖出了一个大瓷瓶,该瓷瓶很特别,铸有一个“巽”字。“巽”音同“逊”,是八卦中的一卦,在“先天学”或称“伏羲方位”里代表西南方位。大瓷瓶出土百余年后,有一位名叫何乔远的学者在所著《闽书》里记载:“弘治中,御史张敏有开沟之役,于惠民局东掘得大瓷瓶,上铸‘巽’字,地在西南,始知旧以八卦之瓶置于先天卦地,非凿沟如八卦之象也。”
我在探访八卦沟时听说了这个瓷瓶。粗略一数,瓷瓶出土或称“出水”于泉州已是五百多年前的事情。《闽书》写于明万历年间,文中提到的御史张敏“开沟之役”发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这当是一次沟渠疏浚,大瓷瓶就发现于该工程中。在此之前,人们相传八卦沟是按照八卦之象开凿,瓷瓶出土后才知道是“以八卦之瓶置于先天卦地”而得名。“八卦沟”来历有了一个见诸史籍的说法,但是依然还有种种待解问题在我心中徘徊不去。例如当年修渠放置八卦瓶出于什么讲究?八卦沟里,是否还藏有“乾”“坤”“兑”“震”等瓶,它们为什么始终未在漫长岁月里无数次大小疏浚中露脸?“巽”字瓶在一现于史籍之后,又曾何往?
我因各种机缘是泉州常客,对这座闽南文明古城并不陌生,但是直到这一次前来,才得知这里有一条八卦沟,还不无惊讶地发觉泉州城几乎没有谁不知道它,能把它讲明白的人好似也不是太多。有人说它是一个形同八卦的排水系统,古时还兼水关、漕运功能。有人说它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沟,基本直行,从新门水闸至涂门水闸长约三公里。有人说当年建渠置瓶出于风水考虑,也有人说是因为瓶身光滑,有助于流水清淤。还有人说该瓶并非张敏时掘,而是其时所埋。我感觉听到的说法似都有根据,或许它们都对,有如八卦可以演绎万千。作为一个外行探访者,我对这条沟的兴趣出于好奇,“八卦沟”之名一听就有故事。我感觉它的平静面目之下隐含着神秘,有如深藏于现时渠水里的往昔时光,可容遥想,可容探访,令我着迷。
那一天寻访八卦沟,取自下而上,逆水沿路之途。领路的当地朋友是泉州通,一路指点解说,让我得益颇多。我从他那里得知八卦沟历史可溯及唐代,由当年泉州子城、罗城遗留的壕沟、池塘,经过宋元时期逐渐连接而成。除了主渠,还有众多支渠,有的已成暗渠,被道路与建筑覆盖。我们探访的大八卦沟头、尾原都连通水关,渠中可行小船,有多处上下石阶,类同码头,当年供人、货通行。八卦沟水质曾十分清澈,有小儿游泳、妇人洗涤,流水还可挑回家饮用。它也曾受到污染,一些地段垃圾满沟,气味熏人。近年来它经历几轮疏浚整治,面貌焕然,吸引来许多目光。
我是被吸引者之一。在探访过泉州诸多名胜古迹之后来到八卦沟畔,于我别有感受。我发觉这条沟的石砌渠岸很特别,有一些渠岸显系近代修整,所用石条整齐划一,有水泥黏合缝隙。更有大段石岸一望而知年代久远,所用石料形状多样,有方有长有圆,互相契合,似不规整却暗含规则。相询当地朋友,得知那是宋代古岸,已经阅尽沧桑。沟渠两侧有路有楼有树,众多人家沿沟而居。我见到一株欣欣向荣的老榕横跨水沟,根系两岸,身边散布着居民们精心培植的草木。我还见一处路边有七八个大石臼、石磨盘一溜摆开,那当是此间某个民间收藏家的藏品。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安静。时值元宵,与八卦沟并行,隔一二十米的新门街是泉州元宵灯会主场,那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仅一排楼宇之距,八卦沟沿途竟如此清悠,格外闲适。
悠闲或许有助于意外发现。我们沿沟前行,走到涂门街通往后城路段,那里有一座名为“隐居桥”的拱桥,桥名一看就有故事,是否附近曾潜藏过陶渊明一类著名隐士?同行朋友拿手机微信刷一下桥边标牌上的二维码,屏幕显示出一段解说,这才知道原来此桥无涉陶令。旧时这是一座石板桥,桥中间多呈隆起状,形似驼背。闽南话“驼背”音同“隐居”,人们取其形似与谐音命名该桥。虽无隐士,却显闽南文化的别样韵味。过隐居桥上行不远,眼前豁然一亮,却是走到百源川池边。池畔的工人文化宫、铜佛寺等,我刚去探访过,不想又于行走八卦沟时邂逅。当地朋友指着前方府文庙说,庙里有泮池,寓圣人“乐水”,鼓励学子鱼跃龙门。泮池之水是活水,象征“孔泽流长”。泮池与百源川池相通,当年文庙选址于此,想必亦是看中这片水域之气象。我早知百源川池是泉州城一大风景名胜,据说是鲤城泉州的鲤鱼双眼之一,此时才意外知晓它还是八卦沟水系中最大的一个枢纽蓄泄池。
八卦沟边故事多,想来不奇怪,因为这一水系流过泉州古城的中心部位,串联起诸多著名古迹,如文庙、清净寺、关帝庙等。八卦沟上的每一座桥似乎都有故事。文庙外著名的洙泗桥溯及山东曲阜的洙水与泗水。甲第巷桥因相傍甲第巷得名,该巷又得名于巷中欧阳詹故居。欧阳詹是盛唐人,贞元八年与韩愈同榜进士,是福建史上第一个进士,被朱熹赞为“温陵甲第破天荒”。新门街龙头山粮库附近的留先生桥相传纪念南宋贤相留正。我在该桥畔问起另一位古人留从效,五代十国后期,留从效曾治泉十余年,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建新城,重视教育,特别是致力于“招徕海上蛮夷商贾”,开展对外贸易。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留从效被称开创者。我打听留从效与留先生桥相关吗?原来留正就是留从效的六世孙。
于是我分外感慨。泉州城诸多名胜之畔,看似寻常的八卦沟深藏着那么多不凡,如当年的“巽”字大瓷瓶般令人惊叹。沿八卦沟走一走,与诸多故事相逢之际,对泉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了解与感受也在步步加深。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