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飘 五 洲
——龙海食品工业巡礼
李治莹
引 子
“扁担入土要发芽,竹篮下水见鱼虾”,肥水沃土的龙海得天独厚。鱼米花果的丰沛资源,给建造食品工业大厦夯牢了厚实的基石。异军突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食品工业,如同九湖百花村的奇花异卉万紫千红,成为光华璀璨龙海一道独具魅力的靓丽风景。果蔬、水产、五谷、食用菌、肉制品等方方面面的食品加工各具特色。在林林总总数以千家的食品企业中,上规模、高效益的已逾百家,59家产值过亿元。在龙海众多产业一条龙的阵势中,食品工业稳居龙头。特别是荣获了国家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称号后,食品工业更是昂首傲立。看今日龙海,久负盛名的糕饼、菇品、蜜饯罐头、肉脯香肠等千千万万个品种的食品,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山源头见“长水”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等多种荣誉的“紫山集团”,领军人洪长水曾与美国赫赫有名的惠普女掌门人卡莉·菲奥利娜同期共刊载入《管理与财富》杂志。杰出的惠普女领袖,是用想象力、激情和勇气改变世界,而洪长水则以儒家文化中的仁与爱,为天下百姓提供最好的食品与服务,让绿色紫山登高望远走向全球。
土生土长在龙海颜厝镇田址村一隅的洪长水,走出初中校门后走进了当时的龙溪农校。一个周末,回家的洪长水在村口远远看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一前一后扛着一大桶农家肥,一摇三晃地走向生产队出售,洪长水心疼了、眼湿了。一年之后,洪长水决定中止学业,回家帮衬父母共度时艰。
进入80年代,龙海各色鲜活农产品驰骋大江南北,却常常因为运输瓶颈,眼睁睁地看着误过保鲜期,以至腐朽霉烂,倾地肥田。洪长水从中看到自己责任的同时看出了商机,不久,一个罐头加工小作坊,在洪长水的鼓捣下从无到有。
那年挂在墙上的年历,是斗大的“1984”。
三年后,洪长水建起了年产千吨罐头的第二代厂房。在创业的山峰上“步步高”,一路顺风顺水的洪长水,又在80年代末,建起了漳州同行业中堪称一流的紫山第三代厂房。紫山罐头厂已从单一的罐头产品向酱菜、冷冻食品、茶饮料、矿泉水等多样化食品方向一步一台阶。直至2004年,企业在“有蛋就有鸡,有鸡再生蛋,鸡鸡蛋蛋无穷尽”的无限循环中,使“一个蛋”变成了“一群鸡”,资产膨胀了两万多倍。时至今日,家大业大的紫山,已把企业扩张到省内的厦门、山西的运城、山东的菏泽,2012年集团产值达12亿元。
产值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从亿元至数亿元的紫山,年年岁岁重在建设一流企业,培养一流人才,生产一流产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为了这个“最好”,洪长水花大价钱从美国引进电脑自动杀菌控制系统、金属探测器、X光射线检测仪等高端设备。高品质的罐头产品,以最高分通过美国的产品检验考核。曾有个相当挑剔的外商,为了求证紫山产品的质量,令人意外地提出要深入仓库检验,紫山人即刻大大方方地洞开仓库大门。客商从各个角落随意抽检出数百个罐头,一一开启查验,查质量查到心服。此后就认定紫山的产品,大批量引进。
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洪长水谨记古训,在企业处处飘扬起“德”的旗帜,不仅以“德”字创业兴业,且以“德”苛求质量。在“德”字的引领之下,紫山罐头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出口合格率高过99.5%,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特别是蘑菇和芦笋罐头在出口份额中遥遥领先。在国内,紫山牌矿泉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免检产品,还被厦航遴选为机上饮品。以“德”为先的紫山企业,处处都有“三农”的深深烙印,“围绕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农业”,这是紫山不变的宗旨。他先后在漳浦、东山、华安等地建立多个蘑菇、芦笋及蔬菜类生产基地,连结起几十万农户,让农民兄弟大幅度增收。在几十年的创业和发展之中,紫山坚决做到不欠国家一分税款,不欠国家一分贷款,不欠工人一分工资,不欠农民一分原料款!之所以如此恪守这“四不欠”,是紫山重“德”重“信”,更是出于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感恩报恩。洪长水还以《思源》为名撰文出书;以“思源”二字勒石立碑,以此警示数以千计的员工知恩图报,一心为国!
去看看洪长水修身立业的办公室吧,惹人眼球的是那台动一动就滚滚自转的地球仪,洪长水设此地球仪,为的是督促自己时时胸怀祖国,天天放眼世界,并鞭策自己要以国际的眼光审视市场;要从传统中接通企业文化道德建设的源流;尤要以思想者的智慧,反思企业的得失以及过去和未来。因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创业永恒!
正是紫山阳光路,觅到源头见“长水”……
敢于拨云见日的“绿宝”旗帜
新千年之始,民营企业界盛传着龙海绿宝集团打赢美国反倾销一案官司的佳音。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为遏制中国罐头产业的发展,把中国的罐头产品拒之于美国国门之外,美国挥舞起反倾销的大棒,把18%的正常关税,提高至198%。成千上万的罐头企业被这根贸易大棒敲击得眼冒金星,不少企业因此委曲求全地含泪压价、亏损出口。恶性循环的结果很惨:一是自毁商标品牌,声名扫地;二是授人以柄,为国外对华反倾销提供种种借口。面对美国歧视性贸易规定的恶风腥雨,绿宝集团的掌门人郑松辉,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对美国的不公平裁决,决不听之任之,而果断地站出来叫板应诉,敢对美国说“不”!在急流险滩面前破除了畏难心理的郑松辉,在美国买了相关保险,且以过人的胆识聘请美国本土律师;在国内则建立起精干的应诉班子,以战而必胜的精气神和大量确凿的证据,与美国摆开了博弈的阵势……
整整三个冬夏、千个日夜,耗费数百万美元,以无数个回合的交锋,终于,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应诉中,绿宝取得完胜!维护了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郑松辉发誓要成为中国民企美国反倾销胜诉之一人的愿望实现了!在胜诉中提升了竞争力的绿宝,在国际通行规则的洗礼中得以升华,练强了内功。从此,敢于在反倾销应诉中“吃螃蟹”的绿宝“牛”了,不仅赢取了美国的低税率,且还在出口的“大蛋糕”中,切得了更大的一块。“得渠道者得天下”,拨云见日的绿宝旗帜,在环球处处猎猎飘扬!
撑起绿宝一片天的能人郑松辉,曾在20多岁时就年轻气盛,一甩手摔了“铁饭碗”,占闽南盛产水果之地利,让龙眼荔枝等各色水果南来北往地贩来运去,由此东西南北“金”“银”兼收地积累着财富。羽翼丰满之后,以生产马蹄罐头为主业的绿宝公司应运而生。且以长远眼光实施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大战略,建成生态型循环经济企业;先后在辽宁、江西、上海、江苏、湖北等地设立分公司,处处开花结果;并适时在美、英、法、德、俄等15个国家实行商标保护注册。20多年如一日的创立大业,在步步台阶中层层升级,绿宝马蹄罐头的产量曾一度跃升为全国之最,远销数10个国家,出口额占据世界同类产品的1/3,叱咤了一方风云。
在商海中谱就凯歌的郑松辉,大彻大悟的是:经营发展不仅仅是盈利,更重要的使命是弘扬企业正气,培植企业人才。中国民营企业,倘要长盛不衰的发展下去,必须要有高层级、大智商的人才队伍。当下的绿宝虽然万紫千红,但世界经济风云变幻莫测,要的是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郑松辉在企业内营造一种“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做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回报”的正能量大氛围,想方设法提升企业发展后劲。以一个企业家特有的眼光和胆识,果断于2011年成立起绿宝集团商学院。以战略思维能力、管理技能,以及食用菌领域里的业务知识等10大板块设置课程,重在启迪员工潜在智慧,架设人才“金字塔”。
据说,在大自然界有一种别称为幸福树的绿宝树,以花朵大、花期长、树姿优雅著称。在龙海大地上,曾以马蹄罐头打天下的绿宝集团,在强势面前大无畏;在竞争面前重人才;以绿色之本、创下民族之宝的高境界,昂立于成功民营企业之林。
“土木”并举筑起海新大厦
龙海海新集团的董事长蔡土木,很有点传奇色彩。奇在他能把当初仅仅“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家畜饲料小作坊,演变为拥有20多家子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40多亿元,以农牧、食品、投资贸易三个集团板块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大型企业,成为食品业界强有力的推动者……
龙海海澄镇埭新村,不说僻壤,也是穷村。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的蔡土木,幼时一路蹒跚走过的是战火硝烟;少时一路愁苦走过的是贫穷饥饿;长大成人了,走出中学校门的蔡土木,又一路坎坷地走在穷则思变的路上。蔡土木走进军营;而后走出军营的蔡土木又走进养猪场。时至80年代中期,已是埭新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蔡土木,洞察到家禽家畜饲料销路广阔,于是东拼西凑建起村办饲料厂。90年代初,“海新饼干厂”从饲料厂中衍变诞生,且一路红旗飘飘滚动发展,在食品行业的园地里花红绿叶地绽放。几度扩张,宠图大展的海新,又迎来了组建集团的黄金岁月。新千年之后,满脑子新思路的蔡土木,再次以大手笔引进6条欧洲先进生产线。拥有顶级设备的海新,迅速抢占了高端食品的制高点!
新渠道、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蔡土木用活了“盘中盘”。
功成名就的蔡土木,更是快马再加鞭在海新掀起又一轮创业浪潮,举旗进军时尚食品市场,小脆薯片、“泡吧”蛋糕等30多种新颖食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迎合了青少年群体、上班族的个性化需求。仅仅一个“小脆”薯片,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货的经销商在厂区排队排成了长龙阵。产销两旺、业绩扶摇直上的海新,基业如鼎。
现如今的蔡土木又推陈出新,构筑起寓意为感恩的“丹夫集团”大厦。在奥地利引进的“丹夫华夫”、荷兰引进的“卡士达”、法国引进的“伯力爵”等多条生产线上,向市场推出起源于比利时、风靡欧美的“华夫饼”系列产品。这个压花格子蛋饼与冰淇淋共食,无与伦比的冰凉爽口,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且为欧美的美食主义者在饱享浪漫怡然之福中赞赏有加。新近,蔡土木以大气势在德国签订下“天使之吻”国际性顶端食品生产线大项目。这一项目的引进,海新高层级食品产品又将跃上新的峰巅。
总是以大视野审视国际市场的蔡土木,一手在闽南、闽西和粤东建立年产百万吨原料的生产基地;建设三个万吨级码头和20万吨的仓储库容以及自动化装卸装置。另一手则在新矗立的丹夫集团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常态化与奥地利“哈斯”、荷兰“创普”、丹麦“思维达伦”、法国“麦卡瑟姆”等研发机构深度合作。
壮心不已,志在千里的蔡土木,今日虽然数亿身家,等身荣誉,却一天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总是风尘仆仆北上湖北仙桃奠基开工、山东济南新建厂区、涉足大西北拓展产业链;抑或是走出国门,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市场忙促销……一路快步小跑的蔡土木,高举的是大发展的旗帜,演绎的是爱拼搏的人生。向来不抽烟、不打牌、连卡拉OK都索然寡味的蔡土木,平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几个回合乒乓球,早早晚晚林荫之下散散步。即便是散步,蔡土木也要“散”出学问来。有一天,蔡土木出差德国,夜里九时,漫步在法兰克福街市,看见一尊分分秒秒敲下一铁锤再一铁锤的巨大人形城雕。据说,这个城雕的寓意是强大的德国,就是这样一锤又一锤敲打出来的。蔡土木由此感悟,发展时期的海新企业,创业之中的丹夫集团,也必须如此这般地千锤百炼,才能在岁月风雨、商海浪潮的冲击和推动下所向披靡。
遍地“厨师”下夕烟
当今,在干肉制品业界赫赫有名的“厨师”牌食品,其商标“厨师”的来历,很有点偶然性。据说,有一天企业的掌门人陈清松正一身制服忙碌于烤房第一线,正巧一友来访,见状脱口戏称:真像厨师!又在此时,有策划部门请示企业商标名称一事,陈清松灵感飞至,不假思索地答道:就叫“厨师”吧……
从此,求索于高品质的“厨师”牌休闲肉制品、食用菌、果蔬、米面、素食等多个系列的各类食品频频问世,一步步走进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欧尚、永辉等大型连锁超市,还特许准入民航、学校、医院、铁路、轮船等渠道。同时,500家专卖店、700处“店中店”,和活跃在大江南北、数以千计的销售人员,更让色泽自然、香气浓郁、滋味鲜美的“厨师”产品香喷喷地走向千家万户。在国内外市场步步走红的各大系列产品,因为立等即食、营养丰富、口感上乘,还受到世界频发战事之地的青睐,成为各有关国家战区必备的“军粮”。历经20多年的打拼,“厨师”牌各色各类食品已远销五湖四海。早在2005年,经中国肉类协会调研,就已得出“厨师”牌肉制品全国销量第一的权威结论。
当今,坐落在龙海九湖工业区的“厨师”总部,1200多亩的土地上建起25万平方米的泱泱厂区。气派的行政大楼前,占地近两亩的水池里九龙腾跃。大业基石立起后,企业蓬勃发展,五家全资子公司先后挂牌问世。年产值从百万元到过亿元,2012年销售额已逾25亿元,年纳税近6000万元……
曾做客于“创富大讲堂”的陈清松,激情道出了自己爱拼会赢的创业历程……
祖籍安溪的陈清松,年少时因贫家寒门,在兄妹中排行老二的他无奈放弃学业,走出校门走街串巷卖冰棍,16岁就职供销部门杀猪卖肉。但没多久便放下“屠刀”,引领几个朋友立起“协兴食品厂”生产肉松。之后便远走湖南湘潭办厂,艰辛一年,却净亏8000元。上世纪90年代初回到漳州大地再办厂,小有成功的陈清松二进湖南,落脚益阳城,在20亩土地上施展拳脚。为能买到上等的瘦猪肉加工肉松,陈清松日复一日地夜半起身,开着手扶拖拉机奔走于乡村杀猪卖肉的家家户户。天道酬勤,六个春秋之后,喜获“丰收”的陈清松,背着满口袋的“银子”回到闽南,选择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龙海择地立厂,此后就步步台阶年年向上。
在财富与荣誉纷至沓来的如歌岁月中,执著于行善事、结善缘的陈清松,在向善求善的路上,想的是如何感恩,做的是怎样报恩。他十几年如一日资助聋哑学校学生完成学业,当孩子们走出校门时,又大批量吸收到企业,让他们月收入普遍在三五千元之上。有一位残疾员工包装牛肉粒速度还创下纪录,月收入高达7000多元。众多残疾人因为“厨师”企业而大幅度提升了生活质量,“厨师”成了残疾人的一方福地。
喜看休闲食品香溢于人间之日,正是遍地“厨师”下夕烟之时……
乐为食品工业做“嫁衣”
龙海遍地春笋一般的食品企业,朝朝夕夕都生产出无以胜数的各类食品,每天每天都要输往天涯处处,包装的需求量自上世纪80年代始,就与日俱增。慧眼独具的实业家康清泉,凭借自己对包装市场的准确把握,于1990年创办起“欣龙包装制品公司”,立志为龙海食品工业做“嫁衣”。此后,康清泉就一步一打拼,一日一变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操作包装作坊,办成小有规模的包装厂。7年后的1997年,康清泉以重金从山东运回大型包装生产设备,“鸟枪换炮”之后的欣龙包装,快马加鞭,大干快上。此后又以国际包装视野,盯住德国高层级的包装生产线,一掷千万,漂洋过海运回“欣龙”。此时的“欣龙包装”已成为一家集纸板、纸箱等包装制品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包装企业,大踏步进入现代化国际化大型包装行业。笑看今日,拥有5条瓦楞纸生产线、四色瓦楞印刷机、双色高速水性印刷机等系列纸箱加工设备的欣龙包装,以年产4亿平方米瓦楞纸、年加工瓦楞纸箱3000万只、年产值3个亿的业绩,问鼎于世。
第五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
每天每天从东方日出到夕阳西下,康清泉的企业,为龙海内外的食品工业“剪裁”出上上品的“嫁衣衫”。千千万万只绿色环保且还具有美化、宣传商品功能的纸箱,由自身拥有的四五十辆大型货运车辆运进运出,走向四面八方。年年岁岁,月落日出,乐为食品工业做“嫁衣”的欣龙“大当家”康清泉,以过硬的产品和高尚的人品,在食品和包装业界立起了经久响亮的口碑。
口碑来自于康清泉的钟爱家乡:欣龙包装发展到2008年,正当添翼腾飞之际,厂区被划入市政建设范围之内,这对于订单纷至沓来、效益节节攀升的欣龙企业,无异于天塌地陷。然而好人康清泉没有二话,当即关闭两条夜以继日隆隆运转的生产线,高达千万元的收入付诸东流。
口碑来自于康清泉的绿色环保:虽然长达20多年消耗亿万吨造箱用纸,然而却未曾动用过国家一棵树、一根竹,所有原材料都由境外进口。以他国之树,造己之纸;以他乡之纸,造“欣龙”之箱;包装起龙海之美食,以饱世人之口福。
口碑来自于康清泉的乐善好施:无论是强热带风暴“珊瑚”,还是强台风“珍珠”,或是汶川、玉树强震,好人康清泉,总是大笔捐出。对于捐资助学,更是频频出手。早在2005年,龙海有52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无力筹集学费,康清泉当即拿出65万元设立“欣龙扶困助学金”,让所有考入大学的学子都能如愿如期走进学府。此后,康清泉一捐再捐,因为好人康清泉而圆了大学梦的贫困学子已逾百人。
已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康清泉,虽年过六旬,却坚守两个不遗余力:一是不遗余力扶困助贫,将这个“好人”一做到底!二是不遗余力发展壮大“欣龙包装”,让龙海内外的食品千箱万盒送往环球……
末 段 小 语
物华天宝、风物如歌的龙海,千百家食品企业犹似朵朵奇美之花,怒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为龙海经济发展的领跑行业。21世纪是龙海经济全面腾飞的世纪,食品工业又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或许是龙海的山,绿海汪洋处处山花烂漫;龙海的水,一泓清丽滴滴入口甘甜,出自于龙海的食品,便有沁人心脾之香,脍炙人口之味。这或许就是香飘五洲、味美四海的食品工业昂然崛起的缘由!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龙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