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11: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施晓宇

决战长征前


松毛岭战斗纪念碑

1936年9月底至10月中旬,踏上漫漫长征路的红军,先后出发的地点有四个:福建省的长汀县和宁化县、江西省的瑞金县和于都县。四个当中,路途最远的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该村距离松毛岭不过百余米。所以在今天的中复村,竖立有红军长征“零公里处”,以及102岁开国少将涂通今题写的“红军长征第一村”纪念碑。

寻找烈士遗骸

话题要从寻找“松毛岭保卫战”壮烈牺牲的烈士遗骸开始。

2010年10月28日的《海峡都市报》,发表记者采写的通讯《连城松毛岭发现上百瓮罐装红军遗骸》,报道2010年在松毛岭发现了一万余具红军遗骸:

76年前,松毛岭山头有一场著名战役。当时国共军队在这里激战7天7夜,双方伤亡惨重,这就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次大战役,史称“松毛岭保卫战”。在战斗中阵亡的红军将士遗骨,后来被当地村民用一个个瓮罐收起来。……

松毛岭位于长汀县东南部的南山镇,与连城县朋口镇交界,南北长80多里,东西宽30多里,因为山上主要生长的是松树,祖祖辈辈的当地村民称之为“松毛岭”。松毛岭地形险峻,只有两个突破口:一个在主峰叫白叶洋岭(亦称白衣洋岭),另一个在距主峰3公里外的刘坑口(亦称金华山岽)。当年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约3万人早已在这两处布下重兵并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碉堡,准备据险死守,严阵以待,因为松毛岭是中央苏区东面的重要门户,也是最后一道屏障。2016年第2期《福建党史月刊》发表康模生的《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出发长征始末》,详细描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

1934年9月23日上午7时,松毛岭保卫战开始,敌东路军第三十六师、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等3个师,配备飞机、大炮向松毛岭猛烈进攻,数小时内敌人发射了德国造卜福斯123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山炮及82毫米迫击炮几千发炮弹,“黑寡妇”敌机周而复始地轰炸。接着,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枪声、手榴弹和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云霄。鏖战整日,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扼守的阵地巍然屹立。

新华网福州2014年10月25日发表新华社记者王成采写的《“红军长征第一村”:?红色山歌唱出鱼水深情》,证实了事后挖掘出松毛岭红军遗骸万余具的数字可信:

在长征前,历时七天七夜的松毛岭保卫战,让万余名红军将士的忠骨永远留在了山峰险峻、松木茂密的松毛岭上。

96岁的老红军谢镜辉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战役打了七天七夜,血流成河。”谢镜辉说,“来不及好好埋葬牺牲的战友,我们就在山上挖坑,哭着把他们埋在一起。”

松毛岭战斗高地

松毛岭保卫战

“松毛岭保卫战”,我军参战的主力是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国民党方面又是哪些军队呢?这要从蒋介石指挥的?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各路兵马说起。

蒋介石这次“围剿”,为了消灭中央红军,集中了50万兵力,并把驻赣、粤、闽、湘、鄂各省部队,分编为北路、南路、西路军。

负责进攻松毛岭的是以蒋鼎文为总司令,卫立煌为前线总指挥的东路军。在东路军所辖16个师另1个旅中,包括装备精良的国军第36师、第10师、第83师等6个整编师及两个炮团,共7万人马。宋希濂指挥的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则是直接进攻松毛岭的主力师之一。从宋希濂的自述,可以了解他是怎么指挥攻打红军松毛岭防线的:

兵力不详的共军(估计为一、二万人),其主力在朋口以西白衣洋岭一带高地占领阵地,构筑了相当强固的工事,企图阻止我军进攻长汀……

九月二十七日上午六时,担任攻击任务的一○八旅(旅长钟彬)到达攻击准备位置;一○六旅(旅长李良荣)的二一二团担任右翼的警戒,并派出一个营协助攻击;二一一团为总预备队,位置于攻击部队左后方。……

下午二时多,二一六团在正面,二一五团在左翼,均突入了红军主阵地。……

下午三时左右,我率师指挥所来到白衣洋岭最高峰。当我用望远镜向前瞭望时,突然从西面山坡的丛林里,由轻机枪射过来一排子弹,我和一个卫士均受伤了。(《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

以上是进攻一方的国民党军队将领对“松毛岭保卫战”的具体描述。下面来看守卫一方——中央苏区和红军对“松毛岭保卫战”的具体描述:

为了保卫汀州,支援前线,刚调来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不久的刘少奇,在长汀召开省级机关活动分子会议。会议确定:

(一)为了便于独立领导和适应游击战争环境,将所存苏区划为长汀、兆征、汀东、汀西、新杭、代英等县,实行干部地方化,准备在被敌人切断联系后独立作战;(二)加强地方武装,普遍成立独立团、独立营和游击队,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三)建立党的秘密组织,准备转入隐蔽斗争;(四)加紧运送粮食到长汀以西地区,准备长期坚持斗争。与此同时,福建军区紧急动员苏区青年参军参战,组织了2000多名地方武装上前线,投入保卫松毛岭的战斗。(《闽西人民革命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本来,中央苏区上下,尤其是红军将士对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是有信心的。因为从敌我力量对比来看:

第一次反“围剿”时兵力对比为2.5∶1;

第二次反“围剿”时兵力对比为6∶1;

第三次反“围剿”时兵力对比为10∶1;

第四次反“围剿”时兵力对比为6∶1;

第五次反“围剿”时兵力对比为4.2∶1。

虽说第五次反“围剿”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差距还很大,但比起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情形好多了。不幸的是,由于中央“左倾”领导人完全错误的战略决策,导致了这次反“围剿”的节节败退。

就是在这种前提下,“松毛岭保卫战”打响了。据当年参战的老红军林攀阶追述:

“当年参加松毛岭战斗的人,基本都战死在岭上,有的一个连就活下一两个人,像我这样能活下来的,真是万幸。”历史需要讲述者,为了找到当年曾经参加过松毛岭战斗的亲历者,记者整整寻找了1年,在上杭县才溪镇一个偏僻山村里,91岁的老红军林攀阶第一次向外人讲起发生在1934年9月的那段往事,“那场战斗打得实在太惨了,不愿意去想,一想就要哭。”……(红军)伤亡相当惨重,守在附近的一个排,傍晚不到就只剩下几个伤员,其他全部牺牲了。我们刚要去支援,敌人又冲了上来,“轰”的几声,伤员们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松毛岭战斗红军医院旧址

仓促出征

“松毛岭保卫战”失败后,中央苏区的门户洞开,中央红军不得不仓促撤离,踏上迫不得已的长征之路。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次检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反“围剿”的决策权和指挥权从一开始就掌握在博古、项英和共产国际东方部驻中共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手中。他们制定的作战方针是实行阵地战、堡垒战,节节防御,步步对抗,以及“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这些所谓的战术都是李德这位“图上作业家”,凭借当年很不精确的地图制定出来,指挥红军执行作战的。翻译伍修权事后回忆道:

当时的地图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草图,误差较大,不够准确,李德也不问,所以他的指挥往往与前线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图上看只有一百里路程,他也不问是山路还是平路,也不给部队留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敌情、气候和自然条件等等困难都不考虑,只凭比例尺量地图上的距离来推算路程,定下到达和投入战斗的时间,又常常不留余地。这给红军指战员的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困难是根本不能克服的,常常使部队不能按时投入战斗,以致难免吃败战。(《伍修权回忆录》)

事实确如伍修权所言,红军一败再败:

1934年1月25日,敌北路军第五纵队罗卓英部四个师进攻江西黎川和福建建宁两县之间的横村、樟村,负责阵地防御的红五军团因防线太宽,兵力不足,防御失败,被迫后撤。

2月9日,红九军团在小公鸡山及熊家寨对进攻的敌第九十四师实行“短促突击”,因弹药打光,战斗失利,红一、九军团被迫后撤至江西广昌。

2月24日,敌东路军第十纵队攻占福建沙县。

3月7日,福建将乐县城失陷。

3月19日,福建泰宁县城失陷。

3月23日,福建归化(今明溪)县城失陷。

博古利用这个机会,将那些他认为犯有“右倾”错误、不执行中央路线的人,尽量留下来,比如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瞿秋白、贺昌、陈潭秋、何叔衡、毛泽覃等等。起初,甚至连毛泽东、王稼祥等人也以他们生病、负伤为由,不想将他们带走,在周恩来力争下,博古才同意让毛泽东、王稼祥参加突围转移。当然……有些人是因病或负伤留下来的,如周以栗、陈正人、陈毅等。瞿秋白曾向张闻天表示希望“走”,张随即向博古陈情,博古没有同意。(凌步机著,《中央苏区军事史》)

事后证明,高级干部走与留,对他们的人生命运关系极大。像董必武、徐特立等同志,因为跟上长征主力行动,都活了下来。而像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还有贺昌(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何叔衡(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毛泽覃(毛泽东三弟)、刘伯坚(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古柏(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秘书)、周以栗(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长)等留下的人都牺牲了。

可以说,参加突围转移的长征部队,是一次混乱不堪的“大搬家”,从而导致了长征之初,红军一败再败的惨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长征开始的初期就遭受5万余人的重大损失,其中过第一道封锁线减少了3700人,过第二道封锁线减少了97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损失了8600余人,抢渡湘江时锐减30500余人,使出发时的8.6万红军,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余人。(王美芝,《中央红军长征初期遭受重大损失的情报原因》)

到达陕北

经历空前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红一方面军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至此——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从1934年10月16日至10月19日渡过于都河,撤离江西瑞金开始(下辖红九军团则从1934年9月30日告别闽西长汀钟屋村乡亲开始),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今陕西省吴起县城)止,历时12个月挂零,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25000里。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今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行程16000余里。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10日三大主力会师甘肃省会宁县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川、康、青、甘4个省,行程近万里。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从1934年11月16日离开河南省罗山县西进开始,到1935年9月15日胜利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结束,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个省,行程万余里。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的力量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长征出发前,共有将近20万人,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了五六万人。其中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只剩下7000多人。(《红军长征史》)

这中间,21000名左右闽西籍红军战士,抵达陕北时,只剩下3000余人,有18000余名闽西子弟兵牺牲在长征途中。仅“湘江之战”,主要由闽西子弟兵构成的红34师最后只剩下140余人,将近5000名闽西籍红军战士在湘江之畔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保证了主力红军继续长征。

关于长征,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2月27日写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毛泽东的话是长征意义的伟大总结。历史证明,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是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壮举;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英雄赞歌,值得千秋万代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