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09: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侯官进士林启的“全国教育先进”事迹

 

汪毅夫


 

《中国教育年鉴》(1933年版)有全国“教育先进”名录凡102人,并附各人传略(主要记其教育事迹)。《教育先进》前言略谓:“自清季兴学,数十年中,先进之士,或秉政柄,规划教育;或管学务,努力剏进;或开风气之先;或作一方之领袖;或尽瘁平生;或毁捐家产,其贡献国家社会,容有广狭久暂之殊,然其志节,其行事,则固卓然炳然,可以垂作楷模者也”。读其名录,则见侯官进士林启之名赫然在焉。林启是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二甲第93名进士,福建侯官人。 

df73578a-09bc-4c6d-862f-c2f4635967f8.jpg

林  启

《教育先进》所附《林启传略》,作者为高凤谦。高凤谦是高凤岐的三弟,商务印书馆上海编译所的元老、杰出的教育家和出版家。高凤岐当年是杭州太守林启的幕友,在林启府中充文案(高凤岐后来也出仕当了知县、知府)。林启生平事迹尤其是兴办教育的事迹,高凤谦应该是尽得其详。高凤谦《林启传略》全文为:

林太守名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享年六十二岁。性谨饬,未尝疾言厉色。然大义所在,则懔然不可犯。初任御史,上疏请罢颐和园工程,直声震宇内。出守兰州,治道路,兴水利,设义学,课农桑,清积谷,恤孤寡,省狱讼,凡所兴革,无不尽心竭力。旋调杭州,治事一如其在兰而尤注意教育。郡有书院曰东城讲舍,款绌垂废,太守就其地课士,以实用经史时事命题,得人称盛,有远道来就业者,声名藉甚。太守以世变方亟,不可徒托空言。于是创设求是书院、养正学塾,招考青年生徒,授以普通科学。又以浙江擅蚕利,特设蚕学馆并选派学生赴日本学习。中国官费生留学日本,实自此始。蚕校开设三十余年,所成就毕业生八百余人,遍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盖不独浙江一隅受其利已也。戊戌政变,尽罢新法,恢复科举,举国望风披靡,以变法相诟病。太守提倡新学益力,所手创之三校,皆成于戊戌前后,且积极进行。论者颇疑其将以此获罪。太守泰然不为动。今之浙江大学、杭州第一中学、高级蚕桑学校,皆于是时肇其始基。浙人感之,于其殁也,为之立社,留葬於孤山,至今三十余年,岁祀不绝,与祭者恒数百人,可见其泽之入人深也。

附带言之,上记全国“教育先进”名录里,福建得8人:林启、叶在琦、张亨嘉、林秀军、刘以锺、严复、林炳章、林长民。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