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说两岸·
手足舞蹈颂我中华民族
汪毅夫
我最喜阅读学术大师梁启超先生“笔锋常带感情”的文章。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一文里说:“吾欲草此论,吾之热血,如火如焰,吾之希望,如海如潮,我不自知吾之气焰之所以岔涌,吾之手足之何以舞蹈也。於戏!吾爱我祖国,吾爱我同胞之国民”。正是在这篇文章里,梁启超创用了“中华民族”之名,他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具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是在中华共同疆域、中华共同精神家园里共同生存、共同进步的各民族的总称。
现在谈中华民族之名在台湾使用和传播的三个事例。
1、1924年,台湾爱国人士蒋渭水,在“治警事件”的法庭辩论时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语,骄傲地宣称:“台湾人明白地是中华民族”。
2、中国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省党部主办的《台湾研究季刊》创刊号(1945年1月15日出版)刊有汪受田(字艺农,台湾进士汪春源之长子)的《台湾收复后之文化消毒运动》,其文略谓:“台湾同胞,离开祖国怀抱,快要五十年了。在这五十年中,他们并没有一天忘怀祖国,表现在刚沦亡的三十年内,不断发生过轰轰烈烈的抗日革命运动,虽然在侵略者暴力压制之下,没有获得成功,但这种革命高潮,却深深地酝酿。一直到了祖国发生神圣抗战的今日,更具体的有计划的在准备行动。现在抗战胜利的路程,已经一天接近一天,同盟国在海上占绝对的优势,台湾该是接近收复的时期了,这不仅是祖国同胞的热望,而且是六百万台湾同胞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台湾不论在地理上、历史上,都是中华民族生存上不可割裂的部分,在距今一千年已经有我们先民开垦的足迹,它和福建仅隔一衣带水”;又谓:“凡事预则立,教育是建国的基础,特种教育的实施,尤为台湾收复后的一支清血剂,非有精密的计划,和浅近易行的方法不可。台湾同胞本来具有丰富的爱国心情,在历史上曾为扶明复国的最后堡垒,今后必为海上击败日本的前锋,虽然经过敌人五十年的毒化,但今日台湾同胞,依旧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血素,他们热情爱国的胸怀,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主要的是在我们怎样去启迪他、扶助他”。这篇文章两次使用中华民族之名。
3、1945年10月18日,《台湾新报》载《高山兄弟欢天喜地》,其文曰:“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直属台湾区团部视察员王万得,17日自山界归来,访问本社。关于日本降伏后的山界情形,言明如左。我三星期以来,巡访新竹州下竹东、大湖及兰阳方面的山界。各地的高山兄弟,听到日本降伏之喜讯,也同我们兄弟一样,手舞足跳。他们极喜欢,切实要变中华民族,这样希望也要本省人后援始可达其目的。又关于‘高砂族’的名称也希望抹消,叫做山的兄弟可也。山的兄弟有日中遣代表要欢迎陈长官之计划云。”在这段报道里,台湾山地住民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而“手舞足跳”,听说“切实要变中华民族”而“极喜欢”,梁启超1902年用“手足之舞蹈”、台湾山地住民以“手舞足跳”颂我中华民族也。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