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4 09: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易洲

涉台文物是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


文英楼


涉台文物指的是能够直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地理、经济、民族、文化等关系,印证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遗迹、建筑与物件。

据有关统计数据,全国首批认定的涉台文物共1354处,福建省占1076处,漳州被确认为涉台不可移动文物243处,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省级重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19处。在全省首批启动的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漳州市天一总局、林氏宗祠、白礁慈济宫、东山关帝庙、陈元光墓等5处列入其中。可以说,漳州涉台文物资源之丰富居全国首位。

文物是实物的历史,漳州与台湾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文化遗产形式在两岸人民之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不仅体现在地理、经济、文化,也体现在政治、军事、民族等各个方面各个时期交流交往的史迹。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戍台官兵墓——殉难将士魂归故里

戍台官兵墓葬所在地在东山岛大柏公山南麓,演武亭广场西侧,古时为操练检阅士兵的地方,共有大小墓葬120多座。埋葬形式有单人葬,立一墓碑,有名或无名;多人合葬分大型与小型,大型开设地下暗穴称“金井”、所葬者无数且无墓碑,小型葬者七八人或十数人,立“八名同归”、“十九人遗失姓名”等墓碑。所葬者多为铜山子弟兵。

明景泰三年(1452年),东山铜山水寨开始抽丁戍卫澎湖、台湾,先后与入侵该地区的外国列强或海盗进行殊死的斗争,在历次战争中殉难的铜山官兵遗骸大多送回家乡埋葬。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师收复台湾,铜山大批青壮年随军东征,殉难者遗骸也陆续迁葬于此。清统一台湾后,朝廷从福建沿海各镇协调拨班兵驻戍台澎,出戍的班兵3年一换,轮班戍守,即所谓“班兵制”。铜山先后出戍台澎的班兵有4万余人。官兵殉难后,通常先将其骨殖装进陶瓮,后再移回铜山安葬于此。铜山百姓为纪念这些殉难者,曾立“义勇祠”祭祀之。

竖立振成巷口的牌坊


文英楼与古码头——两岸商贸始发地

漳州文英楼又名定潮楼,位于芗城区东部的浦头港古码头,南面水向浦头港,北靠街临盐鱼市。这是一座在古码头上以石柱支撑建成之楼。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文英楼碑记》石碑,上有“鹭岛贾船咸萃于斯,四方百货之所从出也”等记载。楼下码头一侧,有清乾隆元年(1736年)、道光五年(1825年)、光绪四年(1878年)三方龙溪县正堂禁“索取牙钱”和有关棉花交易、商贾纳税的禁示碑。

文英楼古码头的水路直通九龙江出海口,从清初到民国初期,漳厦商船在此舣聚,是四方百货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据考证,明清时期,漳州各邑过台湾之出海港口,至少有28处之多,文英楼古码头是漳人赴台的始发港之一。从浦头港乘船,经石码、月港,过厦门港,航向台湾,快则几小时,慢则两昼夜可抵达台湾西岸的红毛、梧栖、鹿港、笨港(北港)、布袋、鹿耳门、安平、打狗等港口。

在清代台湾商业贸易中,漳州移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漳州人的农业经营,在台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维持生活,有余还销售沿海各地,糖、茶、樟脑是清代台湾的大宗出口商品。“台湾商船皆漳、泉富民所造,渡海贸易,以博赢利,一时商务繁盛”。漳籍的板桥林本源家族和台中雾峰林家都因经营糖、茶、樟脑而获厚利。雾峰林朝栋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一年经营樟脑、蔗糖出名而成巨富。甲午战前,林朝栋在台湾的林地达2万余甲,制樟脑和蔗糖作坊、糖铺达500多处。商业繁荣,贸易兴盛。清漳、泉籍商人在台湾设立的商会、商行组织达七八百家,他们从漳州运去土纸、烟叶、砖瓦、陶瓷、丝线、布帛、工艺品等特产。道光四年(1824年),当漳邑食盐滞销之际,台湾官方和商界还倾力协助代为销售,总额约3万担,在漳台商业史上传为美谈。

在海峡西岸的漳州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反映两岸经济往来的行业史迹,诸如便利海峡两岸同胞经济和书信往来的龙海天一总局、台湾同胞回到家乡龙海捐建的慈善机构林氏义庄等,无一不生动反映了海峡两岸商贸频密的关系。

汪春源故居——“公车上书”第一人

汪春源,号杏泉,台湾安平(今台南)人,是台湾最后一位进士,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1886年,由曾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选入海东书院,作为开发台湾培养的俊杰士子,和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许南英(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等人同窗攻读。1888年,他和丘逢甲到福州赶考,同榜中为举人。1895年汪春源到北京赶考,这一年的4月17日,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全部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4月28日,台湾举子汪春源、罗秀蕙、黄宗鼎联合在京任户部主事的台湾进士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联名向都察院上书,强调台湾为东南门户,“无台地则不特沿海七省岌岌可危,即京畿亦不能高枕。”割让台湾,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他们发出400万台湾百姓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心声:“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这份奏书震动了同为读书人的康有为。他在《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中写道,台湾举子“垂涕而请命”的爱国举措使他看到“士气可用,乃合18省举人于松竹庵会议,以一昼两夜草为万言书,请拒和、变法、迁都三者。”“公车上书”产生的影响很大。《台湾三部曲》作者阎延文博士称汪春源为“公车上书”第一人。1903年,汪春源成为癸卯科三甲第120名进士时,台湾陷落已经整整8年了。清朝廷不准台湾举人将籍贯写成台湾,害怕激怒日本殖民者。但汪春源在填写“亲供”,相当于现在的报名表时,仍然堂堂正正地填上了自己的籍贯:中国台湾省安平县人。至此,汪春源终于成为清代台湾的最后一名进士。晚年汪春源辞官落籍漳州,在漳州以教书为业,1923年病逝于漳州,安葬于龙海九湖林前村。他生平对两岸民众都有影响。

诒安堡———黄性震与“平台十策”

在漳浦诒安堡宗祠内有一对楹联:“平台十策诚善也,得君日三觐其荣乎。”这是对修建诒安堡主人黄性震生平和功绩的高度概括。

黄性震(1637-1701年),字符起,号静庵,漳浦县湖西乡城内村人。其先祖为南宋内阁侍郎黄材。传到黄性震已历十四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台湾郑经部下刘国轩出兵攻占了泉州、同安、海澄、平和、漳平、长泰、厦门等县市。清廷为扭转败局,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任后,坐镇漳州,苦无对付郑军良策。此时乡贤黄性震“仗剑渴军门”,向姚启圣进“平海倏陈十便”即“平台十策”,提出以攻心为上,招抚为主,廓清闽海,复界屯垦,收复台湾,善后安民等10条主张。姚启圣采纳并实施后收到很好的效果。

台湾的收复,黄性震功不可没,被誉为“平台策士”。清廷对黄性震大加表旌,先委任为“同知”,后接连擢升为山西按察司佥、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司布政使等职。康熙三十九年,黄性震奉命为北京永定河总理,完成填塞永定河决口工程,晋升为太常寺正卿。他在任内捐出薪俸,在家乡修建了城墙巍峨壮丽、气势非凡的诒安堡,并取名“诒安”,意思就是言台之安,蕴含着他为台湾的安定所寄予的期望。

文化既是顽强的,延续着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文化又是脆弱的,容易被人淡忘。文化遗产一旦受损,将不可再生。保护好海峡西岸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两岸人民共同的根,将促进两岸并肩携手,共谋发展。2009年3月底,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将涉台文物单独专列为一章,提出了“保护为主、分级负责、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这对于发挥涉台文物在联络海峡两岸民族感情,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无疑发挥积极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诒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