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 15:1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吴用耕

马祖天后宫融两岸亲情



妈祖石棺“灵穴”


散落于闽江口外海的马祖列岛,像36颗璀璨的明珠,而联珠成串的却是为慈晖普照两岸的“妈祖”精神。

南竿岛,是马祖列岛中最大岛,也叫马祖岛。它拥有良港马祖港和一座气势如虹的天后宫。宫庙里供奉着浑身珠光宝气雍容华贵的妈祖娘娘,是马祖民众信仰的偶像。

去年,这座宫庙的山上又有了新的“皇冠”,也就是,马祖民众集资3000多万元经大陆惠安工匠精心打造的一尊美轮美奂的天后妈祖雕像。雕像由365块花岗岩严丝合缝地组合而成,高28.8米,冕旈缨络,宫装霞帔,双手托神灯持如意,神态安详,面朝祖庙湄洲。它寓意马祖列岛28.8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365天,天天都受到妈祖的庇佑而平安吉祥。马祖乡亲自豪地说,这尊雕像为海内外妈祖雕像之最,夜晚妈祖手上神灯可照亮附近7海里内海域。这尊雕像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关乎情。马祖境天后宫正殿龛前的地下埋着妈祖“肉身”的“石棺”。她成了凝聚两岸民众血浓于水亲情的纽带。妈祖在南竿岛先是以“孝女”的形象出现,据马祖当局编的《连江县志》载:“宋初湄屿孝女林默娘卒负父尸飘至南竿,乡民怜而葬之。”这座马祖列岛最早建造的宫庙称“孝女庙”,列岛也因她的孝行而得名“马祖”。据专家考证,妈祖在清康熙之前均称“马祖”,全世界以妈祖作地域名称的唯有“马祖列岛”。妈祖救父兄而溺难,而后又惠及在海上遇险的渔民。相传,每遇海难,呼救妈祖,石棺中便飞出红光,接着海天便有一盏红灯引导渔船驶进马祖港而化险为夷,故而妈祖“石棺”又被沿海渔民称为“灵穴”,那盏红灯也被称作“妈祖灯”。这座“石棺”饰以团凤花纹浮雕,线条朗润,造型质朴,为明末清初遗物。马祖文化局认为:“此一方石碑赋有许多神迹、传说,是马祖的妈祖信仰的重心和肉身成神的依据,应予以重点保护。”

马祖,原为孤悬于东海之荒岛。据壶江岛(也称浮江岛)“天妃宫”右侧所立“壶梅友谊”碑记,早在明代连江壶江、长乐梅花两乡就联手开发马祖渔场;梅花移民定居“福澳”,壶江渔民择地“山栊”(今南竿介寿村)。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倭寇肆虐闽海,马祖首当其冲,于是两乡先民在海上联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抗。为了使马祖免受外敌与海盗侵扰,清政府下令将马祖划为海禁区。关于这一点,在修建壶江天妃宫时,发现一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闽县(时壶岛隶闽县)正堂告示的“禁海碑”,碑文曰:“上下竿塘(今马祖)等岛,严禁挂网贸易,除椿寮,毋许奸民托迹,水师巡报,玩违必干访缉,勒石永远示禁,渔民寓目警惕”。然而,马祖民众不放弃先民千辛万苦开发的土地,就在马祖南竿修建“孝女”(天后宫)、大王宫等,祈盼神灵护佑,求得安居乐业,渔业兴旺。同时,加强与大陆同胞,特别是与壶梅两乡乡亲的联系,使孤岛不孤。


马祖南竿巨型妈祖石雕像

更有意思的是,马祖岛上流传着一则壶、梅、马三地“舅甥缘”佳话。相传,清乾隆元年(1736年)壶江天妃宫与马祖马港天后宫相继重修,都需要大批木料。时马港因地瘠民贫,无钱购买木材,乡民祷于天后,获上上吉签,解曰:“数日后有木料运抵马祖港,无需发愁。”马祖岛上居民只好翘首以待上苍的恩赐。

事也凑巧,壶江有善信刘依木家财雄厚,捐巨资从福州南台选购一批上等木料编筏,沿江运往壶江。不料中途遭遇狂风,将木筏吹散,飘出闽江口,飘到马港,搁浅于海滩上。马祖乡民见了惊奇不已,都以为是妈祖降福,吉签应验。这时,一位约15岁的大男孩见木头有红漆写着“浮江——刘依木”字样,连忙说这是我娘舅壶江刘依木家的木头,不能动用。男孩的私塾先生见状,高兴地说:“诸位乡亲,妈祖显灵了。这些木材从闽江口浮来,叫大家用它重修庙宇。”于是,马祖乡民用这些木材修好了庙宇。

一个月后,刘依木因想念隔海的姐姐与外甥,驾船前去探望,并运去一担腌好的海蜇皮(福州方言“ ”)。他到马港天后宫上香时,见庙宇木樑上均写着“刘依木”字样,才发现是自己捐给壶江天妃宫的木材,已成了重修马港天后宫的樑柱,心里倒也高兴。正要离开时,一队梅花乡亲也前来进香,对天后宫重光表示祝贺,对刘依木捐木材重修天后宫的义举十分赞赏。

刘依木到了姐姐家,见到那个15岁外甥正津津有味地嚼着他带来的海蜇皮,半嗔半怒且语带双关地说:“外甥吃娘舅像吃 一样”。后来,这句话成了福州地区的歇后语,意思是外甥吃娘舅的东西、拿娘舅的东西,如同吃 一样没商量。它从一侧面反映出了壶江与马祖,乃至海峡两岸之间温馨的亲情,也折射出妈祖是海峡两岸和平使者的温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