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10:1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郑乃珖 (1911—2005)画家。号璧寿翁,别署沙堤璞夫。闽侯(今福建福州)人。幼受祖父郑菊三的熏陶而酷爱书画,后又得名画家叶克燫启蒙,1930年考入上海美专,因家道中落而辍学,然在上海结识了刘海粟、张大千诸名家,深受海派画风的影响,逐渐走上国画创新之路,画风卓然自立,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949年从香港返回西安,任陕西省美协专业画师,〖TP郑乃珖.TIF;Z1,BP〗〖TS(1*2〗〖JZ〗〖HT6K〗〓近现代·郑乃珖〓五德图〖HS2〗〖TS)〗后调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教学之余,大量进行国画创作。1956年,他以家乡特产水仙花为素材,抒写了富有诗意的《水乡春色》,入选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并被中国美术馆珍藏。1979年当选福州画院首任院长。1989年5月于海峡两岸开启文化交流之始,他非常热心于两岸画友的技艺交流,终于在台北春海堂美术馆举办“福州60名家百幅画展”,郑乃珖描绘的雄鸡报晓《五德图》(见插图)备受推崇。随后又于2003年11月21日,在福州举行 “海峡流觞—两岸书画名家作品联展”。实现他与台湾书画界的画友、乡亲欢愉重逢的愿望。其工笔重彩花鸟,融中西技艺,创立了新风格;其泼墨泼彩山水又辟新意境。作品在海内外深有影响,多幅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及各地著名博物馆等单位收藏。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先后出版有《郑乃珖画集》《郑乃珖花卉写生》《郑乃珖集锦花卉集》等十多部大型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