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词 地方曲艺音乐。摊簧类。源于苏州,流传在南平、漳州、龙岩、将乐、长汀等市县。早期为座唱,以唱为主,间以说白。起先由男性演员独演,演唱男角时用真嗓,演唱女角时用假嗓;后改女角由女性用本嗓演唱。早期多为昆曲清唱,唱腔有正韵、北调、杂韵小调。①正韵,俗称“八韵”,又称正板,由八个乐句组成,速度快的板式变化称为弦索、紧板、快板,唱腔多为紧拉慢唱,曲调明快活泼,长于宣叙。②北调,又称“别调”“八调”,曲调流畅,节奏明快,上下句结构常用于对唱。③杂韵小调有曲牌“秋江韵”等。音乐板式有散板、无眼板、一眼板、三眼板等。伴奏乐器与江南丝竹同,文场有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唢呐、高胡、二胡、壳胡等;武场有司钹、探锣、板鼓、松鼓、紧鼓等。被列八第二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