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鼓 民间曲艺。渔鼓类,又称莲花落、牡丹花调。大约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传入闽东,与当地音乐相融而成。它用闽南方言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演义等长篇曲目,流传于闽东及浙南;用闽东方言演唱日常见闻,流传于寿宁、霞浦等地。唱腔为上下乐句的反复、变化。调式为徵调式、宫调式。唱词为七言体。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长篇曲目只用鼓和简板。
嘭嘭鼓 民间曲艺。渔鼓类,又称莲花落、牡丹花调。大约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传入闽东,与当地音乐相融而成。它用闽南方言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演义等长篇曲目,流传于闽东及浙南;用闽东方言演唱日常见闻,流传于寿宁、霞浦等地。唱腔为上下乐句的反复、变化。调式为徵调式、宫调式。唱词为七言体。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长篇曲目只用鼓和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