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各部族音乐研究 台湾各部族音乐的研究(不包括平浦人)始于1910年,由日据时代的台湾总督府组成的临时台湾旧风俗调查会进行,其成果为1921年刊行的《蕃族调查报告书》(1913~1921)八册,各族的音乐分为歌谣、舞蹈及乐器三项。1922年后有更多音乐家投入调查和研究行列。最早留下录音资料的有田边尚雄1922年录音、1978年再制的唱片,黑泽隆朝1943年录音、1974年再制的两张唱片,上述录音资料1984年由日内瓦出版一张唱片。黑泽隆朝为把台湾各部族音乐推向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做出了贡献。台湾音乐界研究各部族音乐始于1960年的史惟亮、许常惠、吕炳川,以后有李哲洋、刘五男、林信来、吕锦明、丘延亮、叶国塗、颜文雄、明立国、吴荣顺、钱善华、林清财等人。他们留下的珍贵资料有:吕炳川1977年《台湾原住民高砂族的音乐》唱片三张,许常惠1979年《台湾山胞的音乐》唱片三张、1985年《台湾原住民的工作和爱情歌》唱片一张,1989年法国世界文化之家出版的《台湾原住民的复音歌曲》CD片1张,瑞士人类学博物馆音乐资料馆1991年出版的《台湾原住民部落的音乐》CD片一张,台湾风潮公司出版《台湾原住民音乐纪实》系列第一张《布农族之歌》CD片一张。许常惠、孙星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撰写了《高山族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