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15:0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象牙白瓷 中国独特的白瓷珍品。国外称为“中国白”。明代德化采用本地含铁量较低的优质高岭土,反复实验,使釉中含的金属钛氧化物呈现,创造出白瓷材和瓷釉,质釉滑腻如脂,晶莹如玉,白中微黄,宛如象牙,故名“象牙白”,极受国内外的称赞,誉为“中国白瓷之上品”。在制材和烧制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每批瓷釉配制的差异,产品在窑中放置的位置和受热情况的不同,从而产生整体瓷质虽同,瓷色层却略有不同的效果。故有“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不同品种。“象牙白瓷”在清后期逐渐失传,1965年研制成功,命名“建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