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木雕三流派 福州以木雕艺术不同风格技法各异形成的流派。福州为福建木雕的重要产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福州木雕在继承佛像雕刻和孔某雕刻技艺的同时,逐渐在木雕较集中的福州东郊象园、大阪、雁塔村,形成以柯传灿、柯世赐为代表的“象园木雕派”(又称“柯派”);以柯传钟、陈天赐为代表的“大阪木雕派”(又称“陈派”);以陈良礼为代表的“雁塔木雕派”(又称“漆器雕刻派”)。“象园派”为福州木雕主流派别,传徒最多,人物刻画追求神韵、衣纹处理飘逸、动物刻画精细逼真;“大阪派”传徒也不少,侧重仕女、武将雕刻,陈天赐首创以龙眼木为雕刻材料,形成福建特色木雕品种;“雁塔派”以漆器木刻坯胎、座底、挂件、印锦模型纹样等雕品体现的技法技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