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18: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尊德性与道问学 理学观念。源于《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至南宋逐成为理学的一大问题。一般认为,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会,以此相持不下,朱重道问学而陆重尊德性,以后便有朱陆各走一方,陆王(王守仁)心学主尊德性,程朱理学主道问学。此分判实误解《中庸》本意与朱子学。朱熹在《朱子语类》、《朱子文集·答项平父书》中说:“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只是尊德性。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只是道问学。”“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陆象山)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可知朱熹以尊德性、道问学为两事。王阳明重知行合一,当然以此二事合而为一。朱熹分尊德性与道问学为二,并非谓两者无关,而是以尊德性统道问学,以尊德性为主,是道问学的目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训门人说:“且如这一柄扇,自家不会做,去问人扇如何做。人教之以如何做。如何做既听得了,须是去做这扇。便得如此,方是道问学。若只问得去,却掉下不去做,如此便不是道问学。”其在《中庸章句》中释“道”为“由”,即“行”意。上引其《答项平父书》说:“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HJ1.95mm〗观,而看得义理,全不仔细。又别说一种杜撰道理,盖不肯放下。而熹自觉虽于义理上不敢乱说,却于紧要为己为人上,多不得力。令当及身用力,去短集长,庶几不堕一边耳。”陆九渊释此书说:“观此,则是元晦(朱子)欲去两短,集两长。然吾以为不可。既有所谓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象山全集》卷三四)。朱陆固同尊德性而道问学,然其方法,朱由博而约,陆由约而博,或竟不博。可见,一以道问学为必要,一以道问学为次要或不必要,二人确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