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10:1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傅衣凌学派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学派开创者为厦门大学博衣凌教授。20世纪40年代,《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一书出版,被学界视为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奠基性成果,从而形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基本研究特点,这就是:在搜集史料时,除正史、官书之外,应注重于民间记录的搜集,以民间文献证史;广泛地利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在探讨经济史中,特别注意区域性的局部分析,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又从宏观审视微观的研究理念。力图通过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半个世纪以来,傅衣凌提出的中国传统社会“弹性论”“早熟又不成熟论”“公私体系论”,以及“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结构论”等,都是从研究新旧两种因素的矛盾变化来把握社会经济的实质,把社会经济构成和阶级构成、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考察,关注经济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变迁、群众运动的变迁、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思想文化的变迁所作出决定的理论升华。这种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历史学界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学界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日本、美国等战后中国历史学的重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跨越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最核心的学术精髓。傅衣凌所培养的一批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史学界的重要骨干力量。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习惯上把以傅衣凌嫡传弟子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队伍,称之为“傅衣凌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