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分布在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桃园市、桃园县、新竹市、新竹县、宜兰市、彰化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市、嘉义县、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苗栗县以及澎湖县等,使用人口2,300万人左右。不过,台湾的少数民族与大陆移居的以及说其他汉语方言的人群中大多会说一些闽南话。台湾闽南话的形成跟明清时期福建泉州、漳州两个地区的移民到台湾定居有关。其中,祖籍泉州地区(包括厦门)的人口略比祖籍漳州地区的人口少一些。漳、泉两地人在彼此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的密切交往,遂使漳、泉两地的口音相互融合而形成了被台湾学者称为具有“漳泉滥”特点的台湾闽南话。但各地“漳泉滥”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有偏漳州腔的,有偏泉州腔的,有不漳不泉跟厦门腔接近的所谓“混合型”的。如台北比较接近厦门音,西部平原多偏泉州腔,南部地区带漳州音的成分会略多些。嘉义鹿港话则带较多泉州音的成分,而宜兰更接近漳州音。台湾闽南话与福建闽南话十分接近,语音不超过厦、漳、泉三地音系的框架,有90%左右的词语跟厦、漳、泉三地闽南话相同,但也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词语,如亭仔(骑脚楼)、庄脚、草地(乡下)、库呆(傻呆)、苛头(高傲)、冷身(体质虚弱)、稀微(稀疏、冷清、寂寥)、溜旋(开小差、溜走)、当时(何时)、一介(一次),等。最突出的是词语中吸收了不少日语词为外来词,如乌多桑(父亲)、乌麻桑(与母亲同辈的女子)、乌二桑(与父亲同辈的男子)、乌托迈(摩托车)、米汝(啤酒)、卡篾拉(照相机)、塔麻考(香烟)、写真(照相)、须提拉(蛋糕)、捏居带(领带)、万年笔(钢笔),等。也有一些英语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