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1895-1976)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语堂。福建平和人。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国学院秘书,写杂文,并研究语言。早期曾与顾颉刚、董作宾等人成立方言研究会,任主席,倡导用罗马字调查方言,并参与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有关语言学著作,集中于1932年出版的《语言学论丛》一书,内收32篇论文,涵盖了音韵、方言、辞书编纂、文字改革以及翻译、外语教学等等。其《古有复辅音说》《闽粤方言之来源》《周礼方音考》《〈左传〉真伪与上古方音》《前汉方音区域考》《燕齐鲁卫阳声转考》、《古音中已遗失的声母》《支、脂、之三部古读考》《答马斯贝罗论〈切韵〉之音》和《珂罗倔伦考定〈切韵〉韵母隋读表》等论文,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其他如《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汉英词典》《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等也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