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00:1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词典

  汇音妙悟 方言韵书。全称《增补汇音妙悟》,清黄谦编写 。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是仿《戚林八音》而陈述泉州语音的字书。版本颇多,如嘉庆五年的刻本,薰园藏版2卷;二十年文德堂梓行刻本;二十九年集新堂藏版刻本;三十年厦门书局石印本;三十一年上海源文书局与厦门会文书庄石印本两种;民国八年(1919)泉州郁文书坊石印本,等等。该书用“柳边求气地普他争入时英文语出喜”等15个汉字描写泉州音的声母系统,故称“十五音”,其中“柳”、“文”“语”三个字分别表示今泉州音的[l-,n-]、[b-,m-]、[g--]6个声母,“入”[dz-]所管的字,今泉州老城鲤城区已归入“柳”所代表的[l-,n-]两个声母。用“春朝飞花香欢高卿杯商东郊开居珠嘉宾莪嗟恩西轩三秋箴江关丹金钩川乖兼管生基猫刀科梅京鸡毛青烧风箱弎熋嘐”50个汉字记录当时泉州音92个韵母,其中“管”是漳州音,故无字。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鲤城区志》记录今泉州老城区的韵母为86个。用“春蠢寸出寸口寸怵”八个汉字代表泉州音的声调,其中“寸“字重复,纯粹是为了使下四声能与上四声的4个字凑齐而凑全8个汉字,实际上只有7个声调,跟今泉州方言的七个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阴人、阳入相同,书里还附有作者所创制的《三推新数法》,是“以五十字母为经,以十五音为纬,以四声为梳节”,又采用方块汉字的部分笔画为符号,标示以基数1至10作为“新数”(切音字母),以标识一个汉字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