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22: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福建的汉字改革研究 福建学者较早就关注汉字的改革,在这方面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并涌现了国内最早提出汉字拼音化方案的一批学者。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1892),是汉语拼音最早的一个方案,后来又有汉字改革著作《中国切音新字》《中国新字》《中华新字》等。王曦《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史论-切音字运动和汉字改革》可供参考。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福建积极开展拉丁化运动。1936年6月,厦、泉、漳地区一些新文字工作者在厦门举行第一次闽南新文字代表大会,成立了闽南地区的工作机构闽南新文字协会。公布了《厦门话新文字方案》,出版了《咱们的话》《话文周刊》《新文字月刊》《厦门话新文字入门》,还开办了新文字夜校,在失学孩童、商店店员等中开展扫盲。还在《星光时报》创办《语文周刊》,宣传厦门新文字。1950年元月,厦门市文联召开了新文字工作者座谈会,并在会上成立了厦门新文字研究会。洪笃仁还出版《文字大众课本》等。之后,施效义、陈天泉、王尔康、许长安等陆续撰文论述了汉字的特性及进行汉字改革的问题。胡瑞昌著有《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吴玉章的文字改革实践与理论》等。早在1923年,就有周辨明撰写《中华国语声字制》,1954年黄典诚撰写了《试论中文拼音字母的拟定》和1957年《对修正〈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意见》,等等。20世纪60年代,福建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曾走在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文字改革坚持“加快普及,提升能力,弘扬文化,服务大局,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 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组织开展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以推动福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近年来,福建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都确定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指导全省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