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省作协联合采风团走进新罗采风
12月12-15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协联合采风团32人在省委原副书记、中国作协会员何少川率领下走进新罗区采风,以合作编撰走进新罗报告文学散文集。
区委书记刘友洪向采风团介绍了区情。
新罗钟灵毓秀,物阜源丰,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腹地和闽粤赣边的物资集散地。新罗区有以下几个特点:
“土地革命先声”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88个省定革命基点村。邓子恢、郭滴人所领导的后田暴动被誉为“土地革命之先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三打龙岩”彪炳史册,毛泽东诗词“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更是脍炙人口;新四军二支队从这里出发,北上抗日,龙岩“二十年红旗不倒”。这里有闽西最早的进步刊物——《岩声》报,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后田暴动旧址等多处革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福建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全区森林面积3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6%,居全省前列;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蕴藏量达30多万千瓦;已探明的矿藏多达60余种,高岭土、无烟煤、铁、石灰石的品位和储量均居全省第一。新罗山好,既有五峰秀削的紫金山、巍峨秀丽的红尖山,又有鬼斧神工的睡美人、龙硿洞,还有佛教法眼宗中兴圣地天宫山,等等,兼具形色,各有其美;新罗水好,汀江支流--黄潭河缓缓流经大池继续南下,闪耀母性光辉,龙津河穿城而过汇入九龙江滚滚向东,尽展龙岩豪情。新罗空气好,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8.7℃-21.0℃,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6.7%,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水平。近些年龙岩相继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荣誉。可以说,龙岩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早在2012年,龙岩就以“山美、水丽、楼奇、洞神”,与海南乐东、云南大理、四川都江堰、浙江舟山等著名城市一同入选首届“中国十大养老胜地”。
福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是中国三大工业烟气净化环保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海西重要的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和建材生产基地。机械、农产品加工、建材产业占龙岩市的比重保持在30%、40%、50%左右。同时,初步形成“一园多区”产业发展格局。龙州工业园区产值在全市省级园区中率先突破百亿、两百亿大关,2015年产值达237亿元;龙雁经济开发区是省“十二五”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核心区,2015年产值达57.3亿元;海西龙门物流园共引进36家汽贸企业,是闽粤赣边最大、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以汽车为主题的专业园区,2015年销售额达95.4亿元。
福建内陆的开放前沿区。是距离厦门经济特区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在山区县(市、区)前列,经济总量约占龙岩市的五分之一,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334.4亿元(区属口径,下同),是2010年的1.8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2.1%;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分别实现29.7亿元、20亿元,是2010年的1.6倍、1.7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额五年分别累计1819.7亿元、10亿美元、29.9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6倍、2.2倍、3.2倍。先后荣获“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中国铸造之乡”、“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
人文荟萃的和谐之区。新罗历史悠久,早在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便设县。一千多年来,新罗“德业日新、网罗四方”的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先后涌现出了明代名臣、广东潮州知府王源,明代中后期与海瑞齐名的、著名谏官石应岳,文史大家郑丰稔,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左联作家马宁等一批历史杰出人物;近现代,更培养了一大批知名文艺工作者、科学家和奥运冠军。新罗还是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近1500人,侨眷及港澳眷属近6万人,遍布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缅甸和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新罗区连续14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连续12年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连续三届保持“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以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诸多荣誉,是“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采风团参观考察了莲花山公园木栈道、紫金山体育公园、闽西建材交易城、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培斜村美丽乡村建设,瞻仰了邓子恢故居和纪念馆,参观了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等。而后分32个专题深入农村、企业和文化景点采访。
龙岩市和新罗区有关领导看望或陪同采风团活动。
(以下是部分采风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