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福建省诗词学会的老会长游德馨
欧孟秋
福建省诗词学会诞生于1988年。游德馨主席继黄寿祺、凌青二老之后,曾兼任会长。赵玉林先生和我在创会时即分任正副秘书长。因此得到亲聆游会长教诲的机会。
游主席对诗词学会工作的宗旨,十分鲜明。他指出,学会一要为弘扬中华文化作贡献,二要为闽台文化交流作桥梁,三要为文人雅士作后勤。在他的规划和促进下,20世纪90年代迎来的几度闽台联吟是学会工作的亮点。游主席高规格地接待了台湾中华诗会代表团来访,并为闽台联吟揭开序幕。记得当年我的一首《闽台联吟有作》的七绝:归期细数总缠绵,迓得吟旌又一年。知是此来春有意,凭君唱彻楝花天。便是这时节的融融诗意和殷殷期盼。
2006年,我从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退休时接吴修秉会长的班开展工作,率先得到游德馨、潘心城两位名誉会长的支持。他们倡导了走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海西采风,并分别以他们的家乡罗源、长乐为试点,开辟诗词创作新局面。此后我们的团队在十年里荡漾起的山海诗情,充满着诚挚和浪漫。行歌所至,生意盎然。这是福建诗坛至今难忘的篇章。
游主席还以自身感人的创作实践,正式出版了《湾畔吟声》的诗选。在罗源湾这片土地上诞生的他,无时不怀着对家乡的眷念,他在罗川文化氛围的濡染和三牧教育精神的锻铸下,度过了风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他的革命意志、报国情怀,伟岸与诚挚感人至深。我在他嘱题的跋文中曾写道:在景仰伟人、眷念故乡、旧雨情思、隔岸牵怀的诸多作品里,涌动着作者的热忱与挚爱。诗集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合乎情理地展示着作者的身份和才情。诗如其人,诗心闪烁人格之美,来自生活阅历、艺术修养乃至对语感的揣摩。
忆念福建省诗词学会的老会长游德馨诗友们对他的《咏武夷山》以及后来的马尾船政为题材的力作拥有美好的印象。他在担任省老年大学校长期间,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传承与弘扬的重大价值。他践行的诗书创作理念,力求表达高尚的理想,高雅的情趣,充沛着难能可贵的文化气息。2009年冬,他用《湾畔吟声》的兴会飙举迎接八秩双庆的到来,足见他的人生的审美趣味。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关切闽台诗坛的生机。他那诗心维系着的高雅亲和,令众口皆碑。
“花雨禅心寂,松风鸟语清”这是当今省政协常委释赵雄方丈喜欢书写的联句。数十年来赵雄上人非常敬重游主席。我曾在西禅寺方丈室有过几回与游老艺术感言的互动。他的至诚可信,让我获益匪浅。游主席还当面亲切地展示过晚年他坚持每日清晨畅游800米的视频。我们真羡慕他的毅力和健康。
后来我久客他乡直到前些年,赵雄方丈告诉我,游主席血压有些波动。那年春节一大早,我向游主席发短信拜年,送上这一春天的第一个祝福。他高兴地随即反馈,依旧情真意切。
记得一次在方丈室,游主席伉俪和我夫妇促膝谈心。他和蔼地对我说:“我喜欢你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闻罢,我一时不知所措。也许他体察到我的闲散与淡泊,也许他窥见了我的精神性的向往。他回忆起2006年学会换届我当选会长时的百余位代表合影,我选择了前排最靠边的位置。这细节让他老人家引为欣慰。我自知仅是一名诗文的爱好者,而他老人家的这句评价始终温暖和鞭策着我。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校理论月刊原主编、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