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23: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玉山



我忆少川同志二三事

 

林玉山

 

 

我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福建人民出版社工作。何少川同志先是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后又升任省委副书记。我好多次到他的办公室,汇报福建省的辞书编辑出版工作,他非常平易近人,给我许多有益的指导。在20世纪80年代,福建人民出版社承担了首届中国辞书重点出版规划的多种辞书,计有《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综合英语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5部辞书出版任务,在20世纪90年代,又承担了全国第二届(1988-2000)重点辞书出版规划,计有《类语大辞典》《歇后语分类词典》等辞书出版任务。这是在地方出版社中承担全国重点规划辞书最多的出版社,与何书记关心、指导分不开的。

1989年,由我发起,以福建人民出版社为依托,联合福建省社科院、福建师大、厦门大学、福州师专等单位,成立了福建省辞书学会。我还组建了福建省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编纂《辞书学概论》,作为福建省社科联丛书,安排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何书记夫人吴珊珊是该书责编。因此,为书稿事,我常到何书记家。给我的印象是,何书记的家摆设非常素雅,没有奢华的家具。何书记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还给我泡茶喝。他听着吴珊珊和我研讨书稿的事,非常专心,有时还给些指导性的意见。该书是我国辞书学的奠基之作,出版后,获得第三届福建省社科著作二等奖,也体现了何书记对辞书事业的关心。

我作为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考虑到如何发展福建省的辞书事业,提出编纂《福州百科全书》和《福建百科全书》。《福州百科全书》我找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他给予热烈支持,该书已于1995年出版了。《福建百科全书》我找到何少川老书记,他也给予热烈支持,并指定时任省委秘书长的黄文麟同志具体负责指导该书的编纂,在1994年,黄文麟秘书长还参加了第一次编纂会议,代表省委讲了话。

我忆少川同志二三事何书记也是散文家,他经常写文章,结集出版后常送我他的大作,我也先睹为快,写些学习心得,如《爱的赞歌诗的语言——喜读〈古榕魂〉》,发表在《福州晚报》1992年4月17日副刊上。

2011年7月1日,在建党7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家乡群众阅读书籍的需要,我创办杏山书馆炳仙斋。我请何书记题写馆名,他满口答应。我将他写的馆名用大理石雕刻,镶嵌在图书馆墙上,又将他的真迹,做成铝合金牌子,挂在图书馆内。何书记的积极配合充分说明他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支持。

2008年,我被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聘请,负责组织编纂《闽台文化大辞典》,我是副总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因此与担任该书总主编的何少川书记来往更为密切了。从2008年启动编纂,到2018年出版,整整10年,何少川老书记时刻关心这本书的编纂,给予许多细致的指导,深深感到何少川老书记谋事创业心切,政策水平高,知识面广而深,处事认真负责,有很强的感召力,有好多事情给我印象深刻。试举几例:

为了指导作者编纂,我拟写了凡例、写稿细则、样稿、各类条目写作要素等,请何书记审定。他认真看了,认为很好,可以发给作者参照执行。

何书记在2010年8月2日在送审稿件上批复道:“送来的历史卷、语言卷、宗教与民间信仰卷、习俗卷、新闻出版卷、华侨华人卷词目单收到后,我看了一遍,这确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但你们反复论证、反复修改,认真地做了大量工作,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值得钦佩,向你们表示感谢,有了这一阶段的成果,相信这部大辞典会保质保量地编好出版!在审读中思考几个问题,提出供参考:1.看来闽台糅合在一起比较合适;2.辞书要便于读者查找,条目如何排列是个大问题,现在排列都比较乱,条目名称的设计也要下点功夫;3.可能要研究一下,人物最主要贡献或影响是在哪方面,就放在相关的卷里,不要重复太多;4.有些与文化无关的政治、军事斗争事件,能不收的尽量不收;5.有的分类似乎不太科学,如月港为什么放在制度类里?6.台湾人物的编入条目还要认真研究,标准要明确……”

何书记在2011年5月12日送审稿件上批复道:“科技、医药卫生和体育、文学、艺术卷看了一遍,总的感觉工作量大,能做到现在这样子不容易。有一个问题要专门研究确定,各界涉及世界性和全国性奖的条目要怎样定,怎样表述?体育卷有,其他卷几乎都没有,要不要统一?另一个问题要研究如何处理,南音是放在音乐还是曲艺里有争议,条目如何排列,现在送审稿中,一会排在曲艺,一会又排在音乐,很混乱。”

2011年12月23日在送审的“关于《闽台文化大辞典》编纂工作的报告”中批示:“编纂工作还是要抓紧,抓细,能提前尽量提前。”

何书记非常谦虚,在封面设计上,于2016年10月27日批示:“我倾向用这个封面(有蓝色海面波浪翻滚图样的),封面上不标何少川主编,学术委研究后与印书馆沟通定。”

2018年1月3日,我们请何书记参加我们定稿会,对各个难点、疑点请何书记定夺。对该书的政治性人物的定性,我们提出意见,何书记一一定夺。对有争议的人物,比如胡文虎的定性,讨论后也呈交何书记定夺(没定汉奸)。对闽籍任过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人物收列问题经讨论后也由何书记定夺。对某些条目如傅衣凌学派、闽派批评的收列问题经讨论后也由何书记定夺。对古今地名如什么时代用“候官”,什么时代用“侯官”;“金门”“马祖”是归属台湾省还是福建省等也都由何书记定夺。经过何书记首肯定夺后,《闽台文化大辞典》就最后定稿付梓了。

何书记不但敲定编纂《闽台文化大辞典》,而且在整个编纂工作中都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切实的解决,保证了该辞典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地编纂出版。《闽台文化大辞典》藏之名山,永远彰显着何老书记的杰出贡献。

(作者系福建人民出版社编审、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辞书学会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