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10:3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吴建华



尚书庙前的沉思

 

吴建华

 

 

漫步在福州台江区下杭路,思绪如潺潺的流水,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沙沙的落叶声,勾起我对远古的记忆。

陈文龙,福建省莆田人,在坚守兴化城、挽救南宋危局中忠贞报国,留下了“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表天地知”的动人诗句。尚书在岳庙前悲歌,我为乡贤感到自豪。

万寿尚书庙,位于台江区后洲,前临坞尾街,后靠玉环路。隔穹墙,东为万寿庵,即五帝庙,西为民居。据《福建通志》记载:“明初建,祀宋陈忠肃文龙。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里人黄煌重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入祀典;三十四年总督催应阶给帑谕里人方延珪募修。”至今仍保留明清的建筑形制和建筑风格,规模宏伟,构架古朴,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大门上嵌着两方青石鎏金匾额,竖刻宋体“奉旨重修”,横刻楷书“敕封水部尚书”,字迹雄健,刚劲有力。左右边门,额刻“履仁”“蹈义”,这是陈文龙一生的真实写照。大门口的一副对联赫然在目,上书“河岳日星垂万世,丹心碧血照千秋”。这副对联,原刻于杭州陈文龙墓昭忠祠。

尚书庙前部均为大石柱,这些石柱原刻有多副出自名臣学士之手的楹联,“文革”期间,用水泥封住,甚是遗憾!现存有厅前内柱正面李殿图联:“魄绕冬青,当年成仁取义,无愧科名,一代同心文信国;音沉蟋蟀,此日御患除灾,著灵桑梓,九原疾首贾平章。”廊前内柱正面系林则徐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庙前内柱侧面为杨廷辉联:“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一阕菜薇伸正气;天妃同里闬,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此外,尚有清道光丙申科状元、册封琉球正使林鸿年,船政之父、两江总督沈葆桢,清太子太傅,末代帝师陈宝琛等名人的楹联,可惜毁于动乱之中。

庙的大殿梁架上方,原悬有许多请封、御赐以及官员题赠的木质鎏金牌匾。据史载,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御赐“朝宗利济”匾;雍正十二年(1734年),上“神灵赫濯”匾;乾隆二年(1737年),上“御灾捍患”匾和“救民水火”匾;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上“利涉百川”匾;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上“福萌南荒”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春,上“海天利济”匾;同年上“忠国惠民”匾;乾隆五十年(1785年),上“海天砥柱”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上“节义文章”匾;嘉庆九年(1804年),全新庙宇,上“日星河岳”匾;嘉庆十三年(1808年),御赐“效顺报功”匾;道光八年(1828年),御赐“海澨昭灵”匾。1993年癸酉,屈武题“民族英雄”匾。这在福建全省颇为罕见。

步入大门,前廊、藻井戏台、两厢侧楼、天井、回廊、正殿、后天井、后殿等,渐入眼帘。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端坐于正殿之中,大小软身塑像各一尊,戴冠着袍,铁面长须,双目炯炯有神。小尊的神像,从明成化至清同治年间,历次随册封琉球正副使赴琉,清道光八年(1828年)请封为“镇海王”。同时,琉球王派来的两位琉将客死福州,乡人雕塑两尊全身琉球服饰的造像予以纪念,至今留下中琉人民友谊的象征。册封琉球,台湾没有册封,但每任台湾知府上任之前均来祭拜。每两届状元都要去琉球册封,彰显天朝威仪。

殿上有万寿尚书庙铁印一记,经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铸制,正方形,狮钮,篆刻阳文“敕封水部尚书扶主参政忠肃公印”12个字,此印曾为刘宜家珍藏。此外,还有壬辰年刻制的石香炉,古色古香,一说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物,一说乃道光十二年(1832年)物,众说纷纭,有待鉴定。

我在尚书庙前沉思,一位原名陈子龙的莆田人,是如何以廷对第一博得度宗皇帝的青睐,御笔将子龙改为文龙。一位文思飞扬,受到贾似道的赏识,官至副宰相的清官,因反对奸臣贾似道误国殃民的举动遭到贬谪,回归故里。一位没有因罢官而郁郁寡欢的官吏,有感于长乐北乡子民受旱涝灾害疾苦,决意倡修前塘港水利工程,筹款捐资参与工程建设,使十多万亩农田受益。吴航父老将“前塘港”改名为“陈塘港”,建“报功祠”,世代祭祀。一位复拜为参知政事、守兴化军的将领,明知国势艰危、残局难支,为何抱着为国捐躯的信念赴任,死守兴化城,屡挫元军?“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两面大旗,在城池上迎风飘扬。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高官厚禄的诱降,母老子幼的亲情催降,血缘关系的拉拢,一一被他严词拒绝。当他被押往北方,离开福州时,便开始绝食,至杭州岳庙吞食香炉灰殉国,此举何等壮烈!元世祖感其忠烈,命葬西湖智国寺旁。令人诧异的是,次日墓头便长出棘竹。不久,满山竹子皆有刺。无独有偶的是,与抗金名将岳飞墓旁的柏树均长南枝,被后人并称“双异”。清末翰林张琴,除编撰《陈公肃公年谱》外,还在杭州孤山陈文龙墓前题刻柱联,把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列为“西湖三忠肃”,在史册上留下了他们的英名,连同先烈的丰功伟绩。

我在尚书庙前沉思,一位宁死不屈、正气浩然的英烈,是如何博得乡贤的崇敬和爱戴的。明洪武至清道光年间,福州阳歧、万寿、新亭、龙潭、竹林、长乐和莆田等地,十几座祭祀他的祠庙拔地而起,香火氤氲,常年不息。在阳歧的“尚书祖庙”,清四十六年(1781年)的碑刻,记载着陈文龙曾三次被“敕封水部尚书”“加封镇海王”的盛举。感于陈文龙的伟绩,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尚书公”,其祠庙称为“尚书庙”。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奉旨重修”万寿尚书庙时,林则徐曾莅庙祭祀,并为大殿题刻一副石柱联,称陈文龙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严复辞世前两年,发起重修阳歧尚书庙,并为庙门额楷书“尚书祖庙”四字,题写庙内石柱联三副,留下对先贤的永久纪念。

我在尚书庙前沉思,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前,乌龙江两岸的乡民,每逢农历正月中旬,都要抬着陈文龙的圣像逐乡巡游,沿途鞭炮震天,焚香迎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习俗形成了尚书公百乡巡安文化。严复的一副对联“十万家饭美鱼香,唯神之赐;百余乡风清魔伏,为民所依”,生动地反映了乡民巡安的盛况。陈文龙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首领,由陆上保境到海上护航,丰富了海神护航文化。郑和下西洋途经福州,曾慕名到尚书庙拜谒,祈求远航平安。道光皇帝多次册封琉球时,册封使都奉着陈文龙的神像东渡,将其奉为海上的保护神。值得一提的是,尚书庙的躲债戏文化是一种颇受穷人欢迎的文化。旧社会欠债的穷人很多,按照惯例,一年的债务必须在除夕前还清。为了帮助无力还债的穷人渡过难关,尚书庙每年都会在除夕夜上演通宵戏。债主敬畏尚书公,不敢进庙讨债,从而救助了不少的穷人。尚书公百乡巡安文化、海神护航文化、尚书庙的躲债戏文化,构成丰富多彩的陈文龙信仰文化。同时,这一文化进入福建民间信仰的行列,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列入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2015年1月,万寿尚书庙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我在尚书庙前沉思,陈文龙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全家殉国,满门忠烈,其丰功伟绩泣鬼神惊天地。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纪念陈文龙诞辰763周年的集会上,不少有识之士倡议把万寿尚书庙辟为“陈文龙纪念馆”。据了解,福州市、台江区相关部门对此事十分重视,拟于2018年在尚书庙前左右两侧修建陈文龙纪念馆。陈列室内将展出十余帧陈文龙壮烈一生的珍贵图片,有从乾隆至民国的14方碑刻,有康熙、嘉庆、道光皇帝的3方御匾和9方褒扬陈文龙的牌匾,有陈文龙15次册封琉球的小型软身木雕造像,有41斤重的镇庙狮钮铁印。

崇敬忠烈,缅怀英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实际行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教材,也是保护和建设文化名城的迫切需要。2015年5月17日,北江滨闽俗阁举办了首届闽台陈文龙文化节。2016年9月14日,“陈文龙信仰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召开,邀请日本冲绳(琉球)县立博物馆馆长、久米崇圣会会长前来参加。当年,闽人36姓入琉球,和当地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如今,两地的陈文龙宫庙又结成“友好宫庙”。尚书庙还与闽江学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福建师大历史系共建“硕士生研究基地”。近年来,福州、长乐、莆田、杭州及马祖、台湾等地,乃至日本冲绳,纪念陈文龙的活动方兴未艾,尚书庙及纪念馆陆续修复完善。陈文龙的信仰文化研究正日益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