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23: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 茜



“龙 鸟” 飞 来

 

   


 

一只“龙鸟”,振翅跃过1.5亿年光阴,朝我们翩跹飞来。头戴赤橙红绿青蓝紫彩虹顶冠,强健的双足攫着一条魂飞魄散的离龙,亮相在福州开往政和的普速列车上,亮相在政和大溪村那个林海相围的侏罗纪山坡上。“龙鸟”它虽踩着那条四脚朝天的离龙,却不显丝毫凶神恶煞,表情憨萌,装扮一如舞台上的霸王项羽,双翼旋张携带爪钩,尾翼张扬突起。即使鸟嘴大张,拉着唾丝,但明澈眸子传递给人的仍是敦厚。它的长相实在太像鸟了, 以至于让我们的想象都插上了翅膀,事实是“龙鸟”不是鸟,它也不会飞,它的本质是鸟翼类恐龙。

这些曾经活跃于生物链早期的古生物,在创造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骨骼”运动中,借消亡之力而永驻生硬岩石之上, 任时间将自己镂刻成一本袖珍史书,等待亿万年后的人们前来阅读,娓娓讲述它们生活世界的喧闹繁荣,诠释沧海桑田的变化规律。科学家曾这样比喻道:假设将漫长地球史浓缩至一小时,动物是直到最后十五分钟才出现,而陆生动物则是在倒数六分钟时现身。那人类呢?尽管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如此之晚,却幸运地拥有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大脑,因此我们不负韶华,从未收回探询过去的目光。那一块块古老化石,在科学家手中宛若时光倒流的水晶球,展现出漫长而曲折的生命进化历程。

1859 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千万双探寻视线中横空出世,敏锐书商蜂拥而至,抢购一空。之后出现反对论,达尔文也叹息:目前的化石记录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

也许亘古地层听到了达尔文的深深叹息,仅仅两年后,始祖鸟在德国冲破万重黑暗来到人间,这只美丽绝伦的鸟儿彼时生活在距今1.55亿—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夯实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从此成为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性化石及演化的重要证据。它非常可爱,有着鸟类和恐龙的两种特征,科学家认为其可能是第一种由陆地生物转变成鸟类的生物,它就是达尔文预见的那种动物。达尔文这时舒了一口长气,欣慰地表示:始祖鸟化石对我来说是个重大事件。

之后我国鸟翼类化石在辽西突醒,中华龙鸟、圣贤孔子鸟等相继问世,恐龙生物群现身多省,而福建的静悄悄引起古生物学家思索:闽地的恐龙去哪儿了?20世纪70年代,福建地质研究专家跋涉八闽山野,一次次探寻,觅得古脊椎动物化石零星出现, 接收到发自神秘宇宙的条条信息。这些信息如同密码,似乎将要催开一朵惊天之花。时光河流,缓缓奔腾,2022年到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成联合科研团队,携带有效研究数据再一次起航,于闽地展开古生物化石调查。他们检索海量资料,神探般千万次分析,最终锁定适合恐龙生存的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政和大溪村。

大溪村地属杨源乡,建村五百多年,起初坐落于洋田,洋田即是沼泽田。一条大溪沿村而过,成为村名——大溪。2024年初夏我追“龙鸟”乘坐普速绿皮列车抵达政和,换乘小车前往。平展乡道拨开油画般的田野,水稻在扬花,玉米在拔节,烟叶子肥硕得宛若一只只大象耳朵,摇曳在香甜的和风里。汽车飞驰了二十三千米,我意犹未尽,仿佛从纪录片《故乡的原风景》中回过神来。这项重要成果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6日23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

置身滚滚绿海,显露的侏罗石与地层,都呈现出层叠状,伸手一触扑簌簌掉落,坚硬与厚实此时竟如此松脆,不堪一击。初夏阳光在绿海波涛回应里,转成迷人柠檬色。溪流欢快歌唱,丹红杜鹃花点缀碧野,格外夺目。在流水的歌声中,周遭更加旷远静谧。

2022年10月16日,专家科研联合团队来到这儿——福建政和大溪盆地,在手中地质剖面图指引下,圈定一处化石点位置—— 我所驻足处。小溪喧闹,守候在不远处,专家们发掘四天,鱼、植物化石跳脱出来,恐龙和鸟类化石依然不见踪影。第五天清晨,队员们被一声声惊恐绝望的鸡叫声吵醒,有人起床前去查看。发现村民的一只野宿母鸡,挣扎在捕鼠夹上,连忙将其解救下来。母鸡一瘸一拐,并不回家,反而走向黎明前的山野。灌木花草,身染黛色,浸润在潮气里。更远的山那边,朝阳正在升起,柔和明丽的橘色映红天际。母鸡一瘸一拐,旁若无人地走着,队员与其保持一米距离,轻轻跟着。眼前莫名幻化出苦苦找寻的鸟翼类恐龙,模样像鸡,个头也这般大小。一面思忖,一面跟着,直到母鸡停下脚步,呆呆站立在一处向阳山坡上。这是一个真实而蹊跷的故事。那日天光放亮后,专家们来到这个山坡,遥望远方山顶的古火山口,恍若看见烧红的岩浆倾泻而下,烟灰弥漫高空,遮天蔽日。队长手指一处低洼,果断掘开第一铲。一周后的23日下午,这个沉浸在仔细发掘里的野外联合团队里,突然发出一声低叫,一双沾满炭黑的手,微微颤抖,小心地捧着一块凝灰岩化石。大家围拢过来,几双火炭样的目光聚焦在这块灰黄包浆的黑色化石上。仔仔细细审视,一只鸟儿,对!就是一只类似鸟儿的骨骼地镶嵌在化石上。

 图片.png7.png

奇异福建龙(赵   绘)

这块记录着地球亿万年脚步的鸟状化石,款款进入研究专家的修复和分析阶段。时针滴答,一个世纪般走过一年,结果出来了:这块化石,是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前肢颇像始祖鸟,腰带的耻骨、坐骨分别具有伤齿龙类和近鸟龙的典型特征, 后肢一如不同的恐龙积木拼凑而成,奇异绝妙,得名“奇异福建龙”。经过古地理位置复原,进一步确定奇异福建龙为世界上目前已知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罗纪晚期鸟翼类恐龙,别称“龙鸟”。奇异福建龙,也就是福建大溪龙鸟,在体型空间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填补了鸟类演化史的时间、空间、习性三大空白,这个空白历时侏罗纪至白垩纪早期,约莫三千万年。此时一段文字浮现脑海:生物学家林奈设立鸟纲时,认为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有羽毛,但如今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长羽毛的恐龙, 这一特征就不能用来定义鸟类了。我认为应撤销鸟纲,把恐龙与鸟类合并在一起  ,设立恐龙纲。如这观点成立,那么可以这么说 ,恐龙并没有灭绝,家里的鸡 、水里的鸭、天上飞的大雁都是恐龙的后代。

那日我追随“龙鸟”,聆听母鸡的故事,驻足其发掘地。浅浅的盘形掘坑,周边堆起的岩石砾包约莫三米高。是的,轰动世界的它就隐蔽在地下三米,这源于大溪盆地一亿多年的点点抬升。我仿佛被磁石吸住般痴痴凝视,两棵巨大树木横躺“龙鸟身边”,外皮不见,状如松糕,漆黑似墨。侏罗岩页片片散落,色彩斑斓,有的印着树枝,有的印着水藻、苔藓,有的印着蕨叶, 还有珍藏在展示柜里的离龙、龟鳖、鱼类化石以及我想象的那巨大眼窝般闪着翠亮儿的湖泊,组成一幅生命端头的绝美伊甸园, 令人心驰神往。

 图片.png8.png

    大溪村村口地标(余明传  摄)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