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2: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山名金鸡  焕发新彩

 

   

 

 

金鸡山是鼓岭山脉嵌入福州城区的一条支脉,纵卧于东门外晋安河东岸。古籍《闽中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云:此山有金鸡之祥”,故名金鸡山。清朝道光年间的东门本土名士魏杰《登金鸡山》:“好山一抹唤金鸡,直与青鸾白马齐。西望榕封城市小,东看天接海天低。稻田高下邻荒冢,洞壑虚空俯碧溪。报晓无声惊客梦,明朝惟有鹧鸪啼。”该诗把金鸡山的地理形胜概述无遗。金鸡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魏杰名士所言的“荒冢”,1995年曾出土一件西汉匏壸,其造型之古朴,物像之完好,工艺之精巧都令人叹为观止,文物专家誉之为“福建第一壶”,现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

近年来金鸡山名声再起,说是建了一条福州最美栈道,功能集休闲、健身、揽城、观景为一身,那栈道白日气势恢宏,夜晚流光溢彩。2016年处暑季节,我慕名二上金鸡山,领略魏杰名士诗中描绘情景,聆听晋安区园林局管理人员实地介绍,品茗于山中的福州茉莉花茶主题馆,可谓流连忘返,感叹金鸡山悠悠古韵,焕发新彩。

 

 

一上金鸡山于夜间,果然一览其流光溢彩。进入南门的金鸡广场,迎面而来的是金鸡雕塑群,在琥珀色灯光映照下,公鸡有如沐浴在朝霞之中,金光闪闪,名副其实的“金鸡”。这组群雕高8米,刻有19只鸡,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特别是伫立石山之顶的那只大公鸡,昂首曲颈,引吭高歌之雄风,令我不禁开颜一笑,我想起魏杰名士的“报晓无声惊客梦”,在这里应改为“报晓有声”了。群雕名曰:金鸡报晓,作品出自福建雕塑名家程俊华之手。

金鸡广场往里行走几十米,举头便可望见三叠瀑景观。1997年金鸡山公园建成之初,该瀑布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瀑布。此处原本是采石场留下的乱石耸立的坛口,经创意建造,化腐朽为神奇,一块块霭霭巨石横陈崖壁,粗犷巍耸,瀑布高度达32米,宽25米,分三叠奔腾而下,飞珠溅玉,蔚为壮观。如今,三叠瀑灯光进行了改造,瀑布水采用白光投射,两侧崖壁黄色灯光闪烁,周边树木使用暖色灯光,凸显瀑布流动之壮美和周边景色之妩媚。

蜿蜒于山间的栈道,两旁护栏灯光闪闪,在夜幕中酷似一条游龙,行走之间,仿佛有了乘龙驭风之快意。忽见那“游龙”飞跃山堑,将一身红装展现于世人面前,令人惊艳惊叹,原来是一条长60米的钢构飞虹桥,桥身的轮廓和线条,被红色灯光勾勒得清晰耀眼。

登高俯瞰,茉莉花台为5片花瓣组成,冷白色灯光描绘出花瓣边缘,使这朵茉莉花在夜色中更显清新纯洁,一阵凉风扑面,似乎闻到一股花香。

栈道旁的观晋台则是暖黄色的灯光,素描出弧线型的篷顶和简约的护栏,诗意般的意境,依稀可见成双成对的人影,是指点榕城灯火还是人约灯火阑珊处?

榕城夜景,灯火辉煌,高楼林立,霓虹闪亮,二环路与三环路携灯带星,车水马龙,绕城而去;晋安河与与西湖水流光动影,如一块蓝宝石、一条翡翠项链,镶嵌在闹市中。登金鸡山揽城,当年魏杰名士的“西望榕封城市小”的景象已难寻觅,面前是喧闹的不夜城。不要说200年的光景,沧桑巨变,就是30多年前,我在福州读书,也曾登金鸡山揽城,那时大省城不过几十万人口,而今已发展成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了。

60米高的金鸡塔最是灯光技术的杰作。它采用LED染色灯,不时变换着五彩缤纷的颜色,时而纯净的蓝,时而富贵的黄,时而魅惑的紫。小蔡告诉我,广州“小蛮腰”和东京铁塔都采用这种技术。铁塔上还有个屏幕,根据不同节日显示不同图案,凸显节日氛围。

 

 

二上金鸡山于清晨,尽览最美栈道,果然气势不凡。历时3年时间的改造与新建,金鸡山公园6大景观工程于2016年初如期竣工,最受市民推崇的还是金鸡山栈道。已建成的栈道总长7560米,分三种类型,也是三大景观。

一是环山路栈道,长2280米,起始于公园南大门,沿环山公路至西大门,利用原有的环山公路,采取悬臂外挑2.75米为栈道。这种建筑结构让环山老公路增添新栈道,堪称智慧的创意。新栈道不久还将延伸出一条生态廊道,跨越闹市,与温泉公园相连接。

二是高空揽城栈道,长2680米,桥面宽4.8米,环绕金鸡山主山脉一圈,可谓横空出世,将半个榕城尽收眼底。揽城栈道全程无障碍,标高海拔85米至90米,巅覆了“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传统观念,我们沿途就看见几位游客推着婴儿车悠闲游览。护栏采用钢柱和铝合金材料制作,线条流畅大方又牢靠安全,地面铺以黑刚玉环保地砖,耐磨,不炫光,脚感好。揽城栈道沿线建有12个观景休息平台,10个出入口,极大方便了游客。

三是山脊线栈道,即沿着金鸡山山峦起代的脊线,修建一条传统的石阶栈道,长2600米。该栈道将南天照天君宫、魏杰故居、飞虹桥、人大代表植树林等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景点串连一起。

建设者们还提出“花化、美化、香化”金鸡山公园。在保留原有的相思林和马尾松基础上,结合林相调整,种植大量的开花乔灌木和色叶植物,确立梅花、樱花、桃花、紫薇花四大花坡景观,以及洋紫莉、香樟、银杏、三角梅、乌桕、红枫、桂花等观赏性树种,打造环山栈道“四季有花,春夏尤胜”的特色。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金鸡山一道新的风景线。

 

 

金鸡山的最高处新建了一座福州茉莉花茶主题馆,我们来访那天,主题馆前的草坪上正在安放一尊汉白玉石雕,石雕是一朵洁白如雪、含苞欲放的茉莉花。该作品是为凸显本土特色品牌,表理福州市花主题的地标性雕塑作品,是由我省雕塑名家程俊华、王志鹏共同创作设计。

那天上午,我们在主题馆里徜徉许久,不仅仅因为品饮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更为主题馆的内容所吸引,那一版版勾沉悠久历史的文字,那一祯祯尘封已久的泛黄相片,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那一块块荣誉牌匾,无不诠释着茉莉花茶的前世今生。

金鸡山地区原来是闽中最早的产茶地之一。1958年,考古人员在整治冶山时发现一块唐代残碑,正面为唐观察推官冯审撰写的《福州毬场山亭记》,背面有福州刺史裴次元补刻的《芳茗原》等五首诗。诗曰:“族茂满东原,敷荣看朊朊。采撷得菁英,芳馨涂烦暑。何用访蒙山,岂劳游顾渚。”说的是冶山东麓的原野(包括金鸡山)是一片茶园,名优茶种叶肥芽嫩,在福州能喝上这么好的茶,又何必跑到四川蒙山和浙江顾渚舍近求远呢!该诗为闽中现存最早的茶诗,是唐代福州产茶的重要物证。

茶叶在中国“兴于唐而盛于宋”,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2011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继而又授予“世界名茶”称号;2014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许多福州人者是喝着“老福州冰糖味”的茉莉花茶长大的。上世纪70年代末,笔者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每逢路过闽江大桥(时称闽江二桥)的仓山桥头,一定放慢脚步,贪婪地呼吸空气中弥漫的茉莉花茶清香,那清香来自小巷深处的福州茶厂。那个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可谓誉满海内外,成为福州对外的城市名片。后来,福州茉莉花茶几经沉浮,欣喜的是而今芳香依在,比如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茶企——福州茶厂,就是再创辉煌的一支主力军。他们独具慧眼,选取金鸡山头,承办福州茉莉花茶主题馆,向市民宣传普及茉莉花茶文化,可钦可赞。

  我细细阅读“名人与福州茉莉花茶”栏目,很是欣赏冰心老人将茉莉花茶别称为“莫离”,她认为茉莉花茶是四海为家的福建人故乡的茶,那茶里有美丽的乡愁,更有“莫离”的故乡情结。

 

 

照天君宫始建于唐朝,现坐落于金鸡山南大门的山头上,一组宫殿式的道教建筑,坐北朝南,绛红高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门前广场宽阔,有一棵大榕树,枝杈上挂着大红灯笼。照天君原名照天柱,连江县人,出生于唐朝末年,精通武艺,心地善良,为人刚直,急公近义。曾出家雪峰寺为僧,闽王王审之离世后,八闽动荡不安,寺院遭毁,照天柱只好云游四方,为百姓看病除疫,并常在大榕树下坐禅,深受百姓拥戴。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事频发,百姓遭殃。一日,叛军兵临福州城下,照天柱得到消息,为拯救城中百姓免遭凃炭,连夜赶到福州南门,将大红灯笼高挂榕树上为信号,提醒百姓赶快逃离。而叛军见榕树高挂灯笼,以为有伏兵,不敢贸然攻城,掉头而去,于是避免了一场灾难。第二天,百姓平安返回家园,却见照天柱已在榕树下坐化了。后人感念他的功绩,在南门接龙桥旁建庙宇奉祀,尊称他为“南天照天君”。后因为城市建设需要,照天君曾借寓乌山的吕祖宫,2004年移建到金鸡山公园。

移建后的照天君宫颇具规模,作为福州传统的本土道教宫观,常年香火鼎盛,游客众多,尤是每月初一、十五,更是香客云集。照天君宫正殿内有大小两尊照天君神像,两旁则有妈祖、财神等20多尊神像,正殿之后是观音阁,也就是说,不管道教佛教还是民间信仰,皆可兼容并蓄于一座宫观之中,让信众一起顶礼膜拜。我们来访之时,宫观内院有一班闽剧团正在彩排一个剧目,锣鼓齐作,粉墨登场,曲调悠扬,引来不少信众手持香线,忘了进香,围观彩排。

照天君宫也是金鸡山一道风景。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