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21:5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章 武



闽江第一桥:万寿桥

 

   

 

 

千里闽江,浩浩荡荡,流到福州西郊时一分为二:北边的一条,叫闽江北港,又叫白龙江;南边的一条,叫闽江南港,又叫乌龙江。它俩好比双龙戏珠,怀抱起一个南台岛。

作为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流域的水系如同一把折扇张开,覆盖了半个八闽大地。它从武夷山发源,一路直奔东海,流程不算很长,但水量之丰沛,却超过了中国的黄河和欧洲的莱茵河。即使一分为二后横贯福州城区,其江面之开阔,波光之浩渺,仍堪比长江下游。于是,在闽江江面上造桥,就成为福州先民的一大梦想;于是,有“闽江第一桥”之称的万寿桥,就在闽江北港(今台江)应运而生,横空出世。

据史料记载,万寿桥的前身是一座浮桥。早在宋元祐年间,福州太守王祖道就调集民工造舟为梁,横跨江南。浮桥以楞严洲(地处今中亭街)为中心,分北南两段,北桥长500尺,用舟20只;南桥长2500尺,用舟100只,以粗大缆绳固定于江中的12根石柱上。船上铺以木板,两边设有栏杆。全桥共长3000尺(约1公里),历时一年,于绍圣元年(1094年)完成。

可惜,那时世上还没有照相机,我们无法目睹当年浮桥的风貎。好在有大诗人陆游,他35岁那年来福州当一名掌管刑狱的小官(福州决曹),为我们留下一首七律,题为《渡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晚,墟落烟云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此诗描画了闽江两岸及江中浮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报效国家之远大志向。其中,“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一联,是直写浮桥的,“九轨”,指的是9对18条缆绳,如轨道一般,把众船牢牢地系在江心的石柱上;“千艘”,则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形容横架江心的船只之多。据此,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浮桥构造之巧妙,规模之壮大,气势之不凡。

然而,浮桥毕竟只是浮桥,面对闽江的滚滚波涛,尤其是夏秋季节,山洪暴发再加上台风突袭,舟船、行人与货物的安全,总是让人牵肠挂肚。于是,到了元朝,负责管理浮桥的台江万寿寺头陀王法助便奏请皇帝,奉旨募捐,并亲自主持,于大德七年(1303年)动工,在闽江上新建一座石梁大桥。然而,闽江太宽了,水流太急了,工程量太大了,这一建,就是整整19年。操劳过度的王法助,没能等到工程竣工,就在中途圆寂了。好在这位天才的桥梁工程师,生前已培养了一批能继承其遗志的徒弟,终于,在至治七年(1322年),大桥全面竣工。为纪念王法助建桥有功,人们以其生前所在的寺名作为桥名,请当朝大学士马祖常题写“万寿桥”三字刻于桥上。

据史料记载,万寿桥全长170丈(约391米),桥下以巨石垒砌的众多桥墩,因其三角分水头略为上翘,宛若船形。桥面采用石墩、石梁、石板铺成,两边砌以石护栏,护栏的望柱上,雕有姿态各异的石狮子。大桥的南北两端,还各有一座石亭翼然挺立。

大约就在万寿桥筹建或动工兴建之际,福州迎来了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于是,全世界读者都从他的著名游记里得知,在东方,有一座“楚伽王国”的都城,名叫福州——

“有一条大江穿城而过。江面宽1.6公里,两岸矗立着庞大漂亮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前停泊着大批的船只,满载着商品,特别是糖。许多商船从印度驶达这个港口。印度商人带着各色品种的珍珠宝石,运来这里出售,获得巨大利润。这条江离刺桐港不远,河水流注海洋……”

令人遗憾的是,马可·波罗当年,尚未提及万寿桥,但就其所描写的福州闽江之宽,港口之大,航运之发达,商贸之繁华,一座大桥的出现,已势在必行,呼之欲出。

好在继他之后,又有一位来自欧洲的大旅行家,以他的生花妙笔,弥补了《马可·波罗游记》的缺憾。他,名叫尼·斯·米列斯库,祖籍罗马尼亚。1998年,笔者出访罗马尼亚期间,得知他是罗中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位先驱者,早在中国清初的康熙年间,他就以沙俄使节身份来华访问,逗留了相当长时间,著有《中国漫记》一书。几年前,我有幸读到该书的中译本,书中,有关福州万寿桥的描写,让我双眼一亮,尤其是他赞叹万寿桥的壮丽超过全欧洲的所有桥梁,更是令我振奋不已——

“本省第一大府城,也是本省省会,名福州府,以各种官用建筑之多、商人和学者之众而著称……这里土地肥沃,海中渔产丰富,有一海湾一直延伸到城里,大海船可一直驶入城里。在这个海湾上有一座十分壮观的石桥,把城市同近郊连接起来,桥身为汉白玉,桥下有一百多个桥孔。桥长800英寻,宽8英寻(注:每英寻等于6英尺,合1.828米),两边都有栏杆,栏杆上雕有石狮子。在欧洲没有一座如此壮观的桥……”

由此可见,当年的万寿桥不但规模宏大,气势豪迈,而且石雕艺术之精湛居世界先进水平。此文美中不足的是,把福建的花岗岩误为北方的汉白玉,且对于他最欣赏的桥栏上石狮子的数量,也语焉不详。众所周知,在北京郊区,有座著名的卢沟桥,人常道“卢沟桥的石狮子,谁也数不清”,那么,与卢沟桥异曲同工的万寿桥,其石狮子,自然也数不清了。

到了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适应马路开辟、汽车通行的时代潮流,当时的福建省建设厅,对万寿桥的桥面进行了重大改造,即在元代石梁石板的基础上,加铺钢筋水泥桥面,同时,也在两侧加宽人行道。但这一来,原有的石护栏换成钢筋水泥护栏,那些精美的石狮子,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好在此前,照相机已从欧洲传入,中外摄影家已经为万寿桥留下许多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可以从中寻旧访古,向当年的石狮子遥寄怀念之情。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万寿桥不但是闽江上第一座大石桥,也曾是闽江唯一的一座大石桥。直到清乾隆年间,在它上游的洪山桥建成,两桥这才并称为闽江上最著名的“福州二桥”。1936年,即在万寿桥桥面由石梁石板改为钢筋水泥后不久,著名作家郁达夫就在其游记名篇《闽游滴沥》中写道:“福州二桥的著名……当然是为了它们桥身的长,与往来交通的重要与频繁……”其时,万寿桥北端,俗称“大桥头”,市街纵横,楼厦密集,各式商铺、银行、会馆、旅店、酒楼、茶馆、澡堂、戏院、电影院……林林总总,与沿江一字儿排开的各式码头、大小船只遥相呼应,是公认的闽商发祥地之一,堪称全闽江流域,乃至全省水陆交通最发达、商贸交易最繁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黄金宝地,人们提起它,就像提起上海的外滩一样。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风雨洪水的冲击,再加上此后战云密布,日寇飞机曾对它进行几度轰炸。我们的万寿桥,桥墩倾斜,桥面下沉、折裂,已渐渐显得心劳力拙、老态龙钟了。

于是,新中国一成立,在百废待举之际,福州市人民政府就对它进行多次维修,以保护这条交通大动脉。1970年,又对它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当时,采用“桥上架桥”的办法,对它进行“加高加宽”,即在元代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水泥桥面的基础上,全桥加高4米,加宽2米,并增设跨径达38米的通航孔,让300吨的船只可顺利往来,以此增强大桥的通航能力,暂时缓解两岸交通压力。如此改建之后,万寿桥横跨中洲,与南向的江南桥连成一体,全长558米。为纪念1949年8月17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经万寿桥南进,扫除残敌,实现福州全境解放,遂把万寿桥和江南桥合并改称为解放大桥。1992年,万寿桥光荣地名列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到了1995年,因水流的不断冲击和车流负荷的日益加重,原有的古代桥墩已不堪重负,有的甚至已经崩离原位,岌岌可危。于是,市政府让其停止使用,光荣退休,并在原址重建新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崭新的解放大桥终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其桥墩和桥面,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同时,它采用现代科技,建造了在我国首屈一指的五连跨钢管拱桥,那呈弧形状的橘红色钢管,每到夜晚,便大放光芒,宛如空中升起一弯又一弯彩虹,把桥下的闽江水,映照得金碧辉煌,让整条闽江和它两岸的万家灯火,变成天上人间最璀璨的银河!

但与此同时,人们并没有忘记那些古老的石桥墩和大石梁。本次采风,趁大雨初晴之际,笔者迎着江风,坐着轮椅,漫游大桥头,便见桥头西侧,有一座用两件实物组成的城雕:一根大石梁横架地面,一只大铁锚矗插其间,大石梁在数百年风雨的冲刷后,光洁的平面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而远航大洋归来的大铁锚则色黑如墨,两者共同诠释着时空的遥远,给人以历史的幽深与沧桑之感。福州市建委还在石梁上刻字:

“解放大桥,原名万寿桥,始建于公元1303年,1995年水毁,同年动工重建,1996年建成,此条石系原桥石梁,长9.2米,高1米,宽0.9米,重21.5吨。”

而为一座城市的繁荣,在闽江激流中负重挺立数百年的旧桥墩,也特地在新桥的桥面底下保留其第一墩。在街道主人的带领下,笔者特意登上桥头的百年红楼(原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并在其四楼窗户凭窗下望,终于见到它老而弥坚的身影。它,尽管全身瘦骨嶙峋,伤痕累累,却依然默默地站立在水流之中,犹如一艘古船,微微翘起船头,尽管再也不能拔锚启航,却以坚定的目光,注视着大海日出的方向……

今天,在解放大桥的上下游,从洪山桥到马尾大桥,已有八九座更新、更宽、更时尚、更壮丽的大桥从闽江上横空而过。但涛声依旧,旧情难忘。作为一条江、一座城市最难忘的记忆,人们还是首推万寿桥,因为从宋代的浮桥,到元代的石梁桥,到民国的钢筋水泥桥,再到当今彩虹式的空中吊桥,它走过了近千年,它的前世今生,就是福州城的历史,只有它,才是名副其实的“闽江第一桥”!

诚如冰心老人生前所言:“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的父母之乡!”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