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00: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元邦



福建:一个理想的旅居目的地

 

陈元邦

 


前些日子,与一位朋友聊起长假。她说,每到长假,他的家族成员们就会相约,选择福建的一地住上三五天,在与大自然亲近放松自我的同时,加强亲人之间的交往增进感情。她的亲属们有的居住在北京,有的生活在上海。我问他,为什么选择福建。他笑着说,福建有山、有海,而且这里是他们的故土,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他的一席话,让我联想到了最近比较时兴的一个词:旅居。福建是一个理想的旅居目的地。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 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从时间上看持续数周至数年。云南将旅居的定义为省外客人以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移动办公、户外运动等为目的,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到云南省内居住两周以上、一年以内的行为。二是体验深度,旅居者以租房或购房居住、参加社区活动、学习方言或手艺。三是生活方式,核心在于脱离固定住所的束缚,以沉浸式体验和季节性迁移的“慢生活”为特点。

微信图片_20250804001428.jpg

松溪梅口古渡

说到旅居,想到了屏南县双溪镇,它距离屏南白水洋风景区不远,用旅居的概念去衡量,它大概可以算作福建现代旅居的发源地了,只是那时还没有“旅居”这么一词。10多年前,莆田籍人士林正禄在双溪举办美术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在尽享白水洋“水世界”清凉之时,也在这里学习绘画,在村里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有的甚至更长时间。创造了“旅游+避暑+研学”的旅居模式。之后,屏南的龙潭、四坪、夏地等村迎来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新村民”,这是一批喜欢乡村生活、喜欢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清新、静谧的“旅居者”,当地将他们称为“新村民”,为他们颁发“居住证”。当然,不止于这些,在福建的其他乡村,也有这样一批旅居者。他们以先行的实践告诉了我们:福建,是一个理想的旅居目的地。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从福建的气候、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角度来看,他能够满足旅居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资源。

气候是旅居的要素资源之一。旅居是一种“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如北方人冬天到海南“避寒”,南方人夏天又去北方的大草原去“避暑”。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一般在20至24度之间,而福建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山区,夏日气温都在这一区间,福州的鼓岭、永泰的青云山、闽侯的十八重溪、德化的九仙山、建宁金铙山、仙游九锂湖等等。适合旅居的远不止于景区,还有乡村和数里众多的茶园,乡村随着交通和信息的改善,很适合旅居。笔者曾经在永泰的大喜村遇到一位老者,他告诉说,他从城里来这里已经半年多时间了。他原本有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了。这里空气清新,是个养身的好地方。漳州华安县与龙岩漳平交界的和春村,被称作为“闽南小西藏”,每到夏季,不少外地人至此租房度夏,一住就是二、三个月。到了冬季,福建的气温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差异,总体来说,气温相对暖和,尤其是南部沿海地区,绝大多数时间都气温在10度以上,日均最低气温能常都在11度左右,日均最高气温可达18度左右。根据心理学研究,人体在冬季对室外温度的舒适感知度在12至22 度之间,这一区间能保持体温平衡且无需额外能理调节。而到了春秋季节,气温大致在15至25度之间。由此说来,福建的天气较为温和,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能找到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适合人们逐气温而居的旅居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804001602.jpg

光泽崇仁古村

优美的自然景色是旅居的要素资源之二。福建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山海交融,既可以选择一个渔村,静静地听涛观海,去过宁德的霞浦,漳州东山的宫前村、澳角村,平潭的便钱澳村等许多渔村,观日出日落,看千帆归港、品着刚刚从海上捕捞回来的海鲜,享受舌尖上的美味;也可以选择一个山区乡村,享山水风光、观云蒸雾绕、听瀑湍涧幽,看千亩梯田,福建因为多山,一山一景,移步移景。或是择一处高山茶园,吮吸茶的清香,看群山绵延。这种景色,足以让人们流连忘返。福建的乡村有一个特点,村庄比较分散,大约村与村的距离步行约在半小时左右,行车约在10多分钟,这种以一个村庄为中心点,形成一个“旅居圈”,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古村“安营扎寨”,之后以此村向周边村落、茶园、景点辐射。比如龙海的双第华侨农场,倘若选择鹭凯生态公园作居住点,可以辐射周边的仙人掌王国,这个亚洲最大多肉植物主题植物园,还有双弟蜗牛村,寨仔八卦楼、清安禅寺、洲仔雨伞楼等;又如在屏南县,假如你选择中国传统古村落罗沙洋村住下,周边有知名度颇高的柏源千亩梯田,前汾溪村、以及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还有仙山草场。再比如,在政和县,假如你选择锦屏村作为旅居点,周边还有海拔1000多米的“天村稠岭”,可以遥望世界地质公园天佛山。如果你以春伦宦溪生态茶园为点,可以辐射宦溪、寿山和鼓岭的众多景点。 福建清幽的自然环境中负氧离子丰富,适合人们的康养健身。“来武平,我氧你”,这是武平县的一句文宣,离县城有一处瀑布群,这里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约为每立方厘米为3500个,永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立方厘米1000至1500个的要求。将乐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负氧离子平均浓度可达每立方厘米4000个,而且夏季平均温度约为21度。在沿海地区,如果选择霞浦的东壁村作为旅居点,渡海可达中国最美的海岛——嵛山岛,可游霞浦的滨海一号线,可游美丽的太姥山。如果你到平潭到旅居,随便择一处民宿便可领略全岛风光。福建还有美丽的翠屏湖、柘荣的草场,也足你让你驻足细看慢品。总之,福建的景色,宛若散落在大地的珍珠,可以说是处处皆风景,可以让你在旅居中随意捡拾。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旅居的要素资源之三。福建曾经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区域,这也恰恰造就了福建人文的多样性,促进了自然与人文的相互浸润、相互滋润。首先,福建的红色资源丰厚,闽西作为中央苏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还有闽东、闽北,都是革命老区,至今保留着许多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革命故事,是人们接受精神洗礼的佳处。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古村之所以古,不只是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建村史,更在于它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地文化。如武夷山的五夫镇,朱熹曾经此生活近40载,有着众多朱熹遗迹。福安的廉村,那里是八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乡,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在闽东,因数量众多的廊桥而孕育出的廊桥文化。三是畲族文化,畲族是福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宁德、福州的罗源、连江,漳州的云霄等地,都是少数民族村寨,有着独特的畲族风情。四是信俗文化。妈祖文化和陈靖姑文化是在海峡两岸有着影响力的民间信俗,春节前后,盛行于福州地区的游神活动等。五是渡口文化和驿站文化,福建多山,历史上水路曾是福建乡村的主要交通,产生了如永泰嵩口、松溪的梅口古渡、光泽崇仁、福安的廉村等渡口文化。还有古时驿道,古代学子赶考休息的村落,如连城县的培田、屏南的际头。五是图腾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自己的图腾,延平区的樟湖信仰蛇文化,每年七月举行盛大的活动,还有一些村落信仰猴文化。历史上,福建因多山交通不便,造成了村落间交流受限,因而也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

微信图片_20250804001659.jpg

东山渔村海边

之所以说福建是一个理想的旅居目的地,在于这三种要素资源在相互融合、相互叠加中营造出的理想的旅居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满足多种的旅居类型。今年夏天,在屏南龙潭片区举办了“数字游民生活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聚集龙潭片区,开启为期半个月的生活周,启动了100多场活动,或田间调研、或沙龙活动、或体会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移动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有了数字的加持,一些原本在城市开展的活动移入乡村也成为可能,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比如乡村音乐会等。

此外还有:

康养旅居,将养老与养身结合起来,打造出在“在动态居住中养老”的养老业态。这种业态的特点是“养老机构+旅居”或是“居家养老+旅居”。由专门的旅居养老机构负责,将愿意采用旅居养老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根据气候特点以及老年的意愿,组织他们追气候而行,一个旅居点住一个月,一月一轮换,在旅居中养老。

健身旅居。具有云上南岩之称的福安南岩村,老树下建有一座愈伽健身房。他们的设想是,把健身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吸引愈伽爱好者来到这里,每期半个月,上午欣赏大自然景色,下午练愈伽,晚上可以与村民一起品茶聊天,参加村里的活动。光泽崇仁,是一座有着一干多年历史的古镇,当地在开发古厝中,主打疗愈这一块,通过中医调理达到养身目的。

研学旅居。找一个地方,静静地读书,找一个地方,边打工边了解乡村。这是当下一些年青人的想法。屏南的夏地村有一个网红书店,每天都有年青人在那儿读书学习。他们说,在这儿低头可读书,举目可望田园,对于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有着别一样的感受。在屏南的漈下村一家咖啡室曾遇到一位福州女孩,她是暑期来这儿实习,老板提供吃住,闲暇时,走村串户,体验乡村生活。福建的乡村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开设文旅资源讲堂,如红色资源讲堂、朱子文化讲堂、妈祖信俗文化讲堂、靖姑信俗文化讲堂、宗祠文化讲堂等等,把旅居与体验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亲子旅居。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期,举家旅居,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享受天伦之乐,培养孩子、让孩子融入自然、认识传统、认识乡村、了解民间的好方法,又是调节身心、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旅居的类型还很多,旅居市场是一个广阔而有着巨大潜力有市场。发展旅居,是推进旅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避免当前旅游存在的平时冷清清、长假人扎堆的现象。是推进旅游从“匆匆游”向“悠闲游”转变,让旅游成为一种慢生活,成为一种享受。

旅居是一种新的业态,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既要鼓励“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做到提前谋划,鼓励创新、科学引导,健康发展。

一是要科学谋划。正确区别旅游与旅居的关系,不是所有旅游地可以成为旅居地,根据旅居的气候要求以及辐射半径推出一批适合旅居的名单,培育一些旅居点,为旅居者提供参考。要培育旅居市场和从事旅居的企业。从事旅居的企业如同“航空公司”,负责组织旅居者到各个旅居点,而旅居点恰如一个个机场,负责旅居点的建设,营造旅居环境,从业企业负责考察选拔旅居点,实现从业企业与旅居联手,共同做大旅居这块“蛋糕”。

二是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首先是出行问题。这关乎旅居可以推进的关键,旅游可以奢侈,但旅居必须实际,个人以为,旅居费用必须控制居个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才能保持旅居的长期性。因此,在住宿提供上,要满足旅居的居住费用和居住需要,旅居者既可以自己煮食,也可以到农家乐中搭伙。其次是方便出行。旅居者虽然居住于一个乡村,但他们需要到周边村落和景点参观学习,需要出行的保障。第三是创造融入当地的氛围。旅居是居住,需要融入到当地社区中去,与驻在地居民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感受在地文化。

三是完善的社区服务,尤其是医疗服务,在旅居点应当有驻点医生,医保卡能够在旅居点使用,旅居医疗点要与县以上医院联网,随时解决突发的医疗问题。

四是为旅居者购买旅居保险。保险的功能在于通过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构建社会安全网,其意义体现在保障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稳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险机构可设置旅居险,由组织旅居的从业者为旅居者购买旅居险,个人旅居者由本人或家庭为其购买旅居险,通过保险起一道安全屏障。   

旅居是一种新兴业态,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拥有丰富的旅居资源和不可多得的旅居条件,当下最重要的,培育好旅居新业态,让它充满活力并引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元邦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