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福道编织幸福生活
郑 敏
知道福州有个福道,是缘于一对移居到福州的同事夫妇。
原以为,八月初的福州,一定是酷热无比;搬迁到福州,才知道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福州,尽管阳光直射,光照强烈,但绝不闷热;福州山多,树多,雨水多,海风越过山川丘陵,吹来依然是凉爽的;大榕树遮天蔽日,空气干净、舒适宜人。
搬迁到福州的第二天晚上,一对3年前也移居到此的同事夫妇请我们吃饭。席间,同事的夫人,一位乌黑短发、皮肤白皙、性情恬淡又知性的中年女子,和我聊得投机。我们谈到福州景点,她说:“离我们最近的景区是福道,你去了吗?”我说:“没有,除了在表哥部队大院体验一下部队生活,然后去了三坊七巷和冰心故居,还没有听说福道呢!”同事夫人用极其惋惜的口气说:“来福州,不去福道,是一大遗憾。这样吧,一会儿吃完饭,我带你去一趟。”
我脑子里没有福道的概念,不知道天黑了去福道,还能看到什么,我有些犹豫。她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便顾不上吃饭,开始热情地给我介绍起福道来。
她说:“福道就是福州城市森林步道,是福建省内最长的一条依山傍水、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休闲健身走廊,同时也开创了中国钢架悬空栈道的先河,频频亮相央视。2017年建成,当年国庆假期,国内外大量游客涌至这里,他们是专门到福州来走福道呢!这条最具网红气质的生态走廊因形就势,环绕于山间,犹如疾笔行书。一眼望不到头,所见皆绿,仿佛置身丛林,返璞归真,有几分神秘,更有几分自然。”接着她又说:“附近的人晨练和晚上散步都喜欢走福道,在那悬空的福道上,既能在天然氧吧里徒步锻炼身体,又能把最美的山水景观尽收眼底。”她眼里和嘴角漾起的微笑,让人捕捉到了精神的富有和内心的欣慰。此后几年,她和我都一如既往地身在“福”中,“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她滔滔不绝地介绍,我听得似懂非懂。不过,我这个喜欢走路锻炼的人,开始有些心动了。她干脆拉起我,离开餐桌,悄声地对我说:“让他们慢慢喝酒,我现在就带你去。”
我们撇下几个酒兴正浓的友人,走出了梅峰宾馆。她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福道采用的是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像一条空中飘带。福道东北接左海公园环湖栈道,西南连闽江廊线(国光段),横贯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体。福道的规划设计提出以‘览城观景、休闲健身、生态环保’为目标定位,以‘一轴三片五点’为总体规划,构建市中心特色山水休闲慢行系统。所谓‘一轴’,即左海公园至国光公园为主轴;‘三片’,即左海片区、梅峰片区和闽江片区;‘五点’,即连接五个公园节点,分别为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金牛山公园和国光公园。”“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的就是梅峰山地公园入口。”她说。
我跟着她,顺着梅峰宾馆前门的道路,按照指示引导牌,拐进一条上坡的巷子,走了大概5分钟,开始右拐,进入另一条上坡道路。我们前后都有人在向上行走,迎面也有三三两两的人从坡道下来,她告诉我,这些人是锻炼回来了,他们去得早。路上有些灯光,但不是很亮,我开始有些疑惑我们已经走上福道了。
这时,她指着前方的高大建筑物说:“看!那里就是福道的入口。”
果然,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像高楼又有层次的斜角建筑物,远远地看去,上面清晰地闪亮着白色灯光组成的篆体“福道”二字,上方还有个斜八字形的标志。
这才真正到了入口,她领我进入一个水渠似的隧道,瞬间感到凉爽许多。再走,开始盘旋而上了,感觉不到在上坡,只觉得面前栈道似平地,身后走过的栈道在低处,向前看,远远地蜿蜒盘旋,卧龙绕山一般。四下里很静,不时听到树林里鸟儿的飞动,脚下是鱼儿跳水声和呱呱的蛙声。原来这里是水中栈道跃然湖上,我们是在山间走,湖上行;这里没有天与地,只有山与水。
据同事夫人介绍,福道沿途十几处自然人文景观包括杜鹃谷、樱花园、紫竹林、摩崖壁、兰花溪等景点,如彩线串珠般依次连接,因此,福道也成了览城观景的好去处。漫步福道,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在四季更迭里次第盛开,美不胜收。樱花园里,一树一树的福建山樱花是春的使者,它们小铃铛一样的花朵,像极了一个个小仙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如一片彩霞。几株桃花吐露芬芳,为福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春色。红花石楠新抽的嫩叶,红得饱满厚重。杧果树忠实地矗立在栈道两旁,浅红、淡黄的杧果花绽放在枝头上,一枝枝、一簇簇、一团团,在绿叶的装饰点缀下,由远及近散发着清香,诱惑着南来北往的游人们。唯有夏天才开花的腊肠树,叶子翠绿,垂挂着一根根像筷子一样的青色荚果。
所有的植物都在自由地生长着,都似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惊艳着我们的眼,震撼着我们的心。漫山青翠,润泽心田,山林穿行,福气自来。走福道,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还带回了一份幸福。
灯光、月光、星光共同辉映下的福道,银色闪闪;福道两边是大半人高的钢架护栏,银亮亮一尘不染;脚下是厚重结实的钢板铺就的栈道,宽宽的栈道可容下四人并行。走在上面,凉爽、惬意,偶尔倚栏凝望,如置身仙境。
有些锻炼的人匆匆超过我们,很少有说话声。间或也能听到福州本地人操着半普通话半福州腔,向身边的友人介绍福道。
我们边走边小声聊着,每隔10多米,就能看到一个垃圾桶。她告诉我,这上面有直饮水、洗手间、观景平台、休息亭、瞭望塔、座椅、茶室等,还配备了Wi-Fi面板。福道上的花卉养殖和保洁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这要多大的工程啊?”我惊叹道。她说:“福道连接多个山头、山腰,全是人工建造,这些沙子水泥,一块块钢板,都是骡子驮上山的。施工尽量不毁植物,遇到不得已的,就移植补栽,最大限度地保护山体的原生态,让栈道下方的植物继续生长。”
我知道,福州植榕,古已成风。特别是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有了“榕城”的美称。盛夏时分,在栈道两侧,无处不榕树,即使在栈道下方的墙头上、石缝中,也都有旺盛的榕树身影。无论在何等恶劣的环境里,榕树都能茁壮成长,无不让福州人感叹榕树矢志不移、奋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有着志存高远、直指苍穹的理想信念。福州人对古木老树有一种特别的情结,混合着对自然、对先辈的崇拜与敬畏,在一些古榕的树干、树枝上会系着红色的绸带,默念着对未来美好的祈愿,仿佛有看不见的神力庇护苍生,守护着一代代的榕城儿女,目送着一代代人在树下成长,然后奔向祖国内外那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而古榕,依然默默地生长在福州老家的村口院落,静静地等待着有朝一日归来的榕城儿女,成为一代代福州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坐标和心灵归宿。她告诉我,这山上更是树种繁多,五彩缤纷。池杉和红枫带来红色系林带,黄色系以银杏、无患子、朴树为主,原生态的杧果树、榕树、樟树等植物则带来绿色效果。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果实,但是没有人随意采摘。借着灯光,她指给我看,福道旁边都是龙眼,触手可及。看着枝丫上缀满黄色小果实的龙眼树,我仿佛误入了果林秘境。
你瞧,一只麻雀从栈道上空飞过,飞进一棵杧果树里,只见一根枝条摇晃了一下,就稳稳地接住了麻雀。灵巧的麻雀随着树枝的摇动而摇动,犹如孩子荡秋千,惬意而悠闲。鸟儿飞进树冠的样子很特别,“嗖”地一下,像一支箭,插进树里,树叶抖动一下,就看不到鸟的身影,只听见浓荫里传出悠扬的鸟鸣。鸟飞离树的样子也很美,也像一支箭,“嗖”地一声射出去,然后快乐地拍打着翅膀。这时候的鸟与树,就像一幅风景画。栈道下方的那片林子里,除了麻雀、画眉、喜鹊,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鸟声从林子升起,那水晶般清脆悦耳的歌声,也随着从林子里升起,仿佛要把地面上的歌声,传送到天庭。
这些鸟、树、花、果,都是季节的精灵,能将气温、颜色、声音、气味调配得恰恰好,让人愉悦。有了这些精灵,夏的静谧之下,到处是踪影,是歌声,是芬芳。看着它们,你会感觉到一种从容、一份淡定,再浮躁喧嚣的心,也归于平静。
我们蜿蜒而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山腰,我很奇怪,完全没有爬山的感觉,一点不累。她告诉我,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福道有不少“之”字形的设计,每16米,高度才上升1米。所以不论老人还是孩子,都觉得像平时走路一样,就连坐轮椅的老人也能轻松而上。她还向我介绍:“福道与通常所见的‘硬’步道不同,其主体采用空心钢管桁架组成。人走在桥上,自有不同于水泥路面的柔软感。桥面采用的是格栅板,缝隙在1.5厘米以内。这样的尺寸设计,既可以满足轮椅的通行,也为步道下方的植物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生长空间,不仅原生态而且人性化。”
她说:“你知道福道的总设计师吗?他是新加坡亚历山大空中走廊的设计师,曾经获得新加坡总统奖。这福道果真名不虚传。它宛如一个巨大的城市艺术装置,推进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生态景观建设,获得了2017年国际建筑奖。国际建筑奖设立于2004年,由芝加哥文艺协会建筑与设计博物馆、欧洲建筑艺术与城市研究中心联合颁发,是引领世界建筑界潮流指标的奖项之一,获奖的作品必须突破设计极限,并成为一座城市中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道是此批国内唯一获奖的建筑,足以令福州骄傲!”
“福道惊艳,情理之中。”我赞叹说。
遐想中,来到第一个瞭望塔。我们刚刚吃饭的梅峰宾馆,感觉就在脚下;他们也许还在品味“佛跳墙”“醉糟鸡”“豆腐蛎”,而我此刻却在福道上幸福地走着。
绕行醉美福道,听鸟语声声,看沿途风光,真可谓“人在山中走,景从身边过”。驻足停歇,静赏幽林,微风拂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依山远眺、居高俯瞰,正是万家灯火璀璨,福州这座城市,全在我的视野里,一座座高楼耸入云端,一条条道路星罗棋布,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它们与满天星斗相接,与山脉相拥,与福道相连。繁华处独守这样的静谧,不失为一种绝妙的享受。远处绵延起伏的群山,平湖如镜、婉约灵秀的闽江水,在繁星点点的夜空的映衬下,犹如中国画里的线条,没有刻意雕琢,却也柔美有加。随着视野一点点被拉升、拉升,最后与广袤的天际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山水画卷,定格在每位游人的心中。幸福的福州人民,忙碌了一天,此刻,他们正在天然氧吧里吃饭,休闲,喝茶,唠嗑吧!
我们欣赏福州夜景兴致正浓时,一阵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裙摆;紧接着,星星点点的雨就来了,这山风、山雨,是我不曾见过的急速,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我们就近躲到休息亭里避雨,同事夫人说:“这雨来得急,去得也快。我们回去的路,可直接从入口楼梯下去,雨淋不到我们的。”我这才知道,我们刚来时入口的一幢独立楼,是一个直上直下的返回捷径。
雨停了,我们匆匆下山。我对同事夫人说:“明天我一定早起,再来走福道。”
迎着晨风,伴着朝阳,我再次踏上这条满载希冀和梦想的幸福之道,凝望这座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如今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作为国家伟大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我想说:“福州这几十年的变化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旧貌换新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你看,这几年便民服务、空中绿道、串珠公园、内河整治、治堵保畅、地铁建设、公厕革命、旧屋区改造……这哪一件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哪一样离得开建设者的努力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里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相信中国梦实现之时,国家会更富强、百姓会更幸福、有福之州会更美丽富饶!
(本文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5年第4期,作者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