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明故宫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是南京重要的历史古迹,也是休闲娱乐的广场。倘若晴空丽日,这里一片宁静安然。红墙、绿瓦、赭石、青砖,纹饰巧然,雕梁画栋;绿树细叶,筛落一片细碎阳光;曲水流觞,映照几许悠然和谐。穿行于三大殿遗址间,驻足在巨大的奉天殿遗址上,仿佛可窥见洪武年间巍峨壮丽、庄严肃穆的明朝皇宫。
翻阅历史典籍以及后世研究的力作,不难发现明故宫的辉煌履历。传教士利玛窦称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世界第一宫殿”。这座占地100多万平方米的宫殿,前后耗时20余年才建造而成。然而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入北京故宫,南京故宫前后仅使用了52年。
作为“世界之最”的建筑群,明故宫可谓“生得伟大”,然而命运多舛,结局悲惨。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的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城并改名为“应天府”后,“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应天府外东北郊、钟山“龙头”以南、燕雀湖畔的一块低洼地,作为“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
这场有违历代旧制(历朝历代从未将皇宫建于低洼之地)的建造真是煞费苦心。首先,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多万人,“移三山填燕雀”,历时一年建成“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当时朱元璋还没有登上帝位,不敢造次,因而建筑规模有限,史书记载“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只有中轴线上的午门、奉天门和外朝三大殿及后宫内廷等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
两年后,即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消灭各路反王之后,朱元璋建都南京,即位称帝。本可借机扩大宫殿规制,但此时的他忽然来了场头脑风暴,于次年在老家安徽凤阳兴建中都城,效仿汉高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并毫不留情地将齐、楚10万户富民,迁移其间,满足自己在父老乡亲们面前作秀的欲望。由于人力物力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建设,南京宫殿的建设一度中止,足有七年。
七年后,年近半百的朱元璋忽然下诏放弃营建中都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宫殿,这一年是洪武八年(1375年)。此时的南京宫殿,早已被时光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在这次修建(或许也叫做重建)的构想里,朱元璋表现出“从一而终”的诉求,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进来,要求“增设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在修建过程中,他不时调整方案,力求尽善尽美,彰显自己的帝王威仪以及对帝都的厚爱,因而这一次的修建是旷日持久的,也是惊天动地的。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又一次下诏,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形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整体呈现中轴对称。至此,几度兴废、断续修建的南京明故宫终于完工,迎来了昙花一现的辉煌。
“天庭宽广连白玉,紫禁长道不见曲。层层画角飞斜阳,步步朱阙藏明旭。铜狮蜷身俯彤首,空阁凌雾纳飞鸢。殿阶斜搭六兽起,开阖便见接天坤。”这些夸张而又雷同、形象而又溢美的诗句,无不向我们描绘着明故宫的恢宏气度、精美绝伦。后世虚构出的天庭胜景,大多以明故宫为蓝本。但是很快,这段满满的幸福感被一场震惊历史的阴谋与灾难搅碎。
明故宫遗迹
历史上的超级悬疑大片“靖难之乱”于1399年悄然上演。书生意气的建文帝因削藩不慎,导致坐镇北京的朱棣造反,挥师南下。经过四年征战,朱棣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京师。那一刻,“都城陷,宫中火起”,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一座气象万千的森森殿宇,一夜之间化作灰烬。
在南京即帝位的朱棣,虽仍居于南京故宫中,但满目所见的颓垣断壁、沧桑破败景象,让他极不舒服,于是找出各种理由,下令以焚毁之前的规制为蓝本修建北京宫殿,随时做好迁都准备。稗官野史里提到过一点:朱棣在这座宫殿里接连做恶梦,梦见侄儿朱允炆(建文帝)半夜前来索命。朱棣怕什么?他曾随父皇征战南北,功勋盖世,可一旦这座殿宇摇身一变成了地狱,他又岂能无所畏惧?
至今,在午朝门公园里还保存着一块通身看似浸着血迹、令人触目惊心的石块,它是采自南京大连山,名为“金陵红”或“南京红”的大理石,数百年来一直存放于云龙鸟兽大石壁后。恰恰是这块石头,成了方孝孺被诛的如山铁证,也暴露了朱棣的内心忧惧。当初,朱棣急匆匆收拾完建文帝留下的残局,遂迫令方孝孺为其起草即位昭书。方孝孺忠于建文帝,怒斥来人,誓不从命。朱棣震怒,杀鸡儆猴,将其腰斩于午门之内并诛杀十族,这块石头就是方孝孺被害血溅的石块,人们命名为“血迹石”,以示纪念。
谁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谁也阻挠不了朱棣的意志。远离是非之地的日子终于来临。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南京故宫不再作为皇宫使用,仅仅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历史往往搞怪,颠破人间的美梦。搬到北京新宫殿内的第三年,也就是1424年8月12日,永乐大帝驾崩了。他的长子、仁宗皇帝朱高炽继位后与老子大唱反调,渴望将都城回迁南京。根据明仁宗的旨意,1425年,南京再次成为名义上的京师。新皇帝还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可是不久,仁宗却突发疾病而死。他留下的遗诏说:“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可见他想回迁南京之情相当强烈。朱高炽虽死,但南京的皇宫整修工程仍在进行,至次年底基本完成。
这次修复,可以用“回光返照”来形容。因为此后的数百年间,这座宫殿彻底失宠,彻底被剥夺政治地位,一切都只能随缘任命,雨打风吹去,一如大明江山,同处风雨飘摇中。
如果说,明故宫之所以命运多舛,全是人祸,也不尽然。人祸虽然不断,天灾却也丝毫不逊于人祸,影响甚至更为深远。仅仅有史可查的天灾就有很多起。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就是明故宫建成第57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明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风雨,江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皆坏”。其中,尤以正统十四年、嘉靖元年的两次天灾破坏性最强。雷电击中殿宇,进而引发连环火灾,宫殿一座座被烧毁,远在北京的天子非但坐视不理,反而下诏:“严禁修复”,一座泱泱世界级宫殿群落身世如此凄惨,真叫人不忍回望。
凭吊历史,就像追忆逝去的青春。谁的青春不带伤?哪部历史不留恨?
这些触目惊心的阵痛,还可以从清康熙1684年首次南巡到达江宁所作的《过金陵论》一文里约略看出:“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
100多年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非但不维修明故宫用作“天朝宫廷”,反而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填充一己之欲。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明故宫还遭受到法国人法雷斯的偷盗。法雷斯于1911年从明故宫遗址中拆走7块石刻和3对石狮,后运往下关扬子饭店进行装饰,直到建国后才被政府追回,重新安置于明故宫遗址。
明故宫熬过了风云跌宕的旧社会,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过去一直被破坏、毁灭,如今被加强保护、修缮,穿越历史重重风雨,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代都城遗址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也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曾经风雨飘摇中的明故宫,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明。
明故宫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