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1: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漫游瓦子街

 

 

 

上杭城区,汀江北岸,有条通衢大道——解放路,其中一段称瓦子街。街虽不长,但在上杭县的“声望”相当显赫,犹如王府井大街之于首都北京。

为什么叫瓦子街?它有什么值得介绍的历史与文化呢?

这要说到汉人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汉人南迁的现象持续很长时间,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魏晋南北朝,另一次是两宋之间。闽西的客家人,大部分属于后者。当时有一支从中原来到上杭的汉人,集中住在县城附近的郭坊村,即现在的瓦子街。这就是最初的上杭客家人。

9e93-fzyqqiq4064216.jpg

上杭瓦子街·流芳坊

瓦子街之名的得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宋代的“瓦文化”。有学者著文介绍,宋时,瓦亭之下,五七文人,邀上三二歌女,饮酒品茗,赋诗填词,另有表演曲艺、杂剧和杂技的句栏,于是产生了“瓦文化”,亦称“瓦舍”“瓦子”“瓦肆”。他因此认为,上杭的瓦子街,其文化滥觞于宋代。另一说,瓦子街繁荣于明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1619年),老百姓沿街而居,烧制砖瓦,就地取土。“断砖可用,碎瓦弃之”。久而久之,弃瓦成堆,成了瓦子坪。坪上陆续建起民房,便出现了瓦子街。

两种说法,都言之凿凿。我则比较认同后一种,即与弃瓦成堆有关。事实也作出证明。近年来。老城区一带挖掘宅基地,往往在三尺之下,发现布满着厚厚的瓦砾。

如今的瓦子街,全长420米、宽36米,乃上杭县集文化、旅游、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步行街,热闹非凡。到上杭的外地游客,几乎都要来此参观。笔者这次赴上杭采风,也兴趣勃勃地畅游了一番。

迎面走去,眼前矗立着一座精雕细刻的古代石构牌坊——流芳坊,上书“恩荣”二字,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已超过500年。这是明武宗为了表彰臣属吴谷用和他的儿子吴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树而赐立的。吴谷用官至奉义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吴湘则是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父子俩在科第功名上究竟有什么贡献,他们一生还有什么重要的作为?不得而知,倒是这座牌坊的存在,确实让他们得以“流芳”至今。

走过流芳坊,便是太忠庙,此庙供奉的是唐代著名人物张巡。张巡,河南南阳邓州人,中过进士,当过地方官,勤政爱民,安史之乱时,他率领军民誓死守卫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多次击退叛军,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建了这个庙。庙门两旁的对联是:“千载睢阳留碧血,万家玉烛照丹心”。此庙不知始建于何时,但明嘉靖二年(1523年)被毁倒是有记载。后经多次修缮,得以保存至今。张巡并非福建人,睢阳也在福建之外,为什么上杭县要建太忠庙纪念这位唐代英杰?我想,很可能与南迁于上杭的张氏族人有关,即他们虽然离开故土,仍不忘家乡那些有功于社稷的古代英豪。

太忠庙不仅是古迹,还记录下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那是1929年9月下旬,朱德同志在太忠庙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会议讨论了政治形势、红军行动计划和军队纪律等问题,并选举产生了新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这次会议,为毛泽东同志回归红四军和在古田召开红四军“九大”奠定了基础,可谓功不可没。

太忠庙前有座阳明亭,2010年底新建,纪念的对象是明代杰出思想家王阳明。提起这事,要追溯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那时漳州一带出现暴乱,王阳明奉命平叛,队伍驻扎在上杭县城。期间他为当地做了两件深得民心的好事。一是建浮桥。原来过往汀江靠摆渡,极不方便。王阳明决定修桥,并很快落成,这就是著名的阳明桥。另一是祈雨。这年三月,上杭遇到罕见的大旱,富有爱心的王阳明虔诚地在任所察院行台替老百姓祈雨。巧得很,上杭果然连日普降大雨,旱情随即解除。应当地乡绅之请,他欣然写下了《时雨记》,并作《上杭喜雨》诗三首,其一云:“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拟险,地形原不胜人和。”为了感恩王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上杭县建文成公祠,内置王阳明手书的《时雨记》碑。文成公祠已不在,所以建了阳明亭。《时雨碑》则因字迹模糊,被移至附近的文庙保护。人们在阳明亭看到的是复制品。

离开瓦子街,走没多远,就到了上杭文庙。说起它,有必要介绍一下上杭建县历史及县城的搬迁。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上杭由“场”升格为县,县城仍在高陂北山。此后,经过多次迁徙,直到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知县事郑稷,以县治四迁,屡经残劫,皆由治非其所,奏徙来苏里之郭坊”,县城从此没有再搬迁。

县城稳定下来后,终于有条件考虑文庙的建设。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上杭文庙始建,座落在汀江之畔的东门学坪,即今瓦子街西侧,已有近800年历史。

这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学宫,给人的印象是,布局严谨,巍峨壮观,气势宏大,雕塑技艺极为高超,不愧是古建筑之精品。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凡文庙,必有“下马碑”。上杭文庙也不例外。所谓下马碑,上刻“奉旨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十几个字。在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这是皇帝对孔圣人尊崇之表示,无人可及。

文庙以大成殿为主体,分前中后三门。殿前建东西两廊,以及戟门、泮池、棂星门。左右还有尊经阁及四斋五祠等。建筑都有一定的规制。例如棂星门,是进入文庙的必经之门。“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文庙大门,象征孔子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泮池”,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即“泮宫之地”,是官学的标志。新入学的生员从棂星门进入文庙,登桥跨泮池,先拜孔聖人,后拜教官,这个仪式称为“入泮”。

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构架,飞檐翘角,雕龙饰凤,卫以石狮。天花板上的龙凤、仙鹤、麒麟等画,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完好。殿前上方的“万世师表”匾额,是康熙年间奉立的,也有三百多年了。殿中的孔子铜像高2.4米,重600多斤。东西廊设有名宦祠、乡贤祠,分别介绍到上杭任职的外地官员与本地乡贤的事迹。此外,文庙内还保存两块石碑,刻有北宋名人范仲淹、程颢的告诫之言。

与上杭文庙“遥相对应”的是“丘氏宗祠”,在瓦子街的东侧,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三堂出水”围屋式古建筑。据《丘总祠纪略》载,这里原是明朝经筵讲官监察御史丘练塘(道隆)的故宅。道隆、道充、道明三兄弟,均为朝廷高官,有“一门三大夫”的美誉。后来可能因家道中落,此宅典卖出去,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由上杭丘氏合族捐银赎回,创建上杭丘氏宗祠。

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著名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1864—1912年),率义军奋勇抵抗,失利后内渡回到大陆,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上杭是他的祖居地,因此“尤注重上杭教育”。期间,他积极联络上杭名士丘复(1874—1950年)等人,在丘氏总祠创办了福建第一所民立师范——上杭丘祠师范传习所,培养了大批新学师资和民主革命中坚分子,其中不少人参加辛亥革命,有的因此壮烈牺牲。

丘氏宗祠供奉的是闽、粤、赣、台等地丘氏太始祖三五郎公。经过1000多年的繁衍播迁,其裔孙已遍布祖国十几个省以及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地。总祠前有座“荣褒豸史”石牌坊,格外引人注目。“豸”,传说中的神兽,性忠,能辨曲直,又敢与不正现象斗。“荣褒豸史”,就是表彰执法公正的监察御史丘道隆。

游瓦子街,还应提到的是,文庙旁有个华喦美术馆,很值得一看。华喦,祖籍上杭,原名德嵩,字秋岳,号新罗山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上杭人对这位老乡情有独钟,专门为他塑了尊雕像,置放于流芳坊前。外地人一进瓦子街,就能看到这位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并留下深刻印象。

一条短短的街道,却记载着千年的传奇轶事,确实难得。朋友,您到过上杭、来过瓦子街吗?倘若没有,请来吧,定能让您满意而归!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上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