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11: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李泉佃


“吃不了兜着走”

——从福州婚宴习俗想到的

李泉佃

 

福州婚宴上都有一道菜——“太平燕”,主材是鸭蛋和肉燕 。当地方言“鸭蛋”与“压乱”音同,喻意。旧时婚宴,“太平”一般是要带回家的。.jpg

福州婚宴上都有一道菜——“太平燕”,主材是鸭蛋和肉燕。

当地方言“鸭蛋”与“压乱”音同,喻意“太平”。

旧时婚宴,“太平”一般是要带回家的。

 

在福州求学、工作十多个年头,这里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对福州的习俗,我略知一二。比如婚宴习俗,就给我很深的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大学毕业,时不时会受福州同学之邀,参加他们亲友的婚礼宴席。那时大家薪资都比较低,参加婚宴礼数随意,十元,二十元,皆可,不甚介意。

我记得,婚宴临结束,要上几道“干货”,比如油炸鱼块、大个鱼丸(有的地方是海蛎饼、葱油饼、荔枝肉)等。此时,“桌长”便“郑重其事”地站起来,动用筷子夹“干货”,依次往每位客人的碟子或空位上放。开始,我甚是纳闷。经同学提醒,方知这是要让客人带回去,给家人,特别是老人、小孩分享。

我老家闽南,没有这种风俗。面对这些“干货”,我有些尴尬,因为单身汉的我,将它们带回去,该与谁人分享呢?

同学说,这是福州风俗,喜气共沾,一定要带的。

那时,塑料袋、塑料桶还不盛行。为了带回喜气,客人们各显神通,有的用手帕包,有的用报纸裏,习以为常,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后来,参加此类婚宴,开席前便会分到一个红色的塑料桶。婚宴结束,大家将分得的“干货”,还有一些从嘴边省下的“太平”(鸭蛋)、肉食等,放进桶里,提回家去。

回到闽南,说与朋友听,大家相当诧异,还有点不屑,认为这也太俗气了。

福州婚宴上的这种习俗,始于何时,无从考证。感觉是,过去人们普遍比较贫穷,一年到头能吃上一两回酒席,是一种奢侈。宴席上,虽然可以大快朵颐,但想想家中粗茶淡饭的老小,便有些舍不得下筷。于是,便形成一种默契,将汤汤水水以外可以省下的,带回家去。想来,这也是一种无奈。

福州有的婚宴“压桌菜”竟是百元大钞。.jpg

福州有的婚宴“压桌菜”竟是百元大钞。

日子好过了,但作为一种风俗,也还是要分的,只是不再分鱼分肉,而是分钱了。我见识过福州婚宴上分钱的过程。宴毕,端上来一盘红包,人手一份。我拿过十元的,也拿过五十元的。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一时说不上来。只是到了后来,这种风俗,开始变味,我便有些不屑了。

福州的一位同学对我说,那时,福州婚宴,几乎都发钱,有的地方不是五十元、一百元,而是一千元、两千元。土豪家发的红包多少,就不是常人想象得到的。

对于福州(据说不止福州)婚宴发钱风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源于寿宴;二、源于葬礼。

寿宴上,做寿的长者给晚辈发红包,以示关爱,增添喜庆氛围,无可厚非。葬礼发红包,我也亲历过,但有个“门槛”,即老人寿终正寝,称之为“喜丧”。与“喜”沾边,发发红包,去去晦气,也无可厚非。

后来,婚礼上也盛行发红包,风气就变了。有些人家没钱,借了钱给孩子办婚礼,为了面子还得发红包,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过,我要为福州早期的婚宴习俗说几句公道话。据一则古代官员出席御宴的“野史”记载,古代的官员,无不视赴御宴为荣,何况有时还可以悄悄带回一些馔品,让家人品尝。到了唐代,“窃取”御宴美食,竟成一种风气。皇上也乐得做个人情,不仅下了可以“怀归余食”的御旨,还备了两份食物,让他们带回家孝敬父母。明代陆深的《金台纪闻》述及此事时就写道:“廷宴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上下果物。怪问,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结食两份与父母,所食余皆听以帕子怀归。今此制尚存,然有以怀归不尽而获罪者。”

瞧瞧,唐宣宗都动了情,下了“怀归令”,让御宴上没吃完的东西,臣子可以大大方方带回去。按陆深的说法,如不这样做,还要治你一个罪名。

据说,有时怀归的不仅有食物,还有当时使用的餐具。清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谈到明朝的情形时说:“朝廷每赐臣下筵宴,其器皿各领回珍贮之,以为传家祭器。”

想来,古时候,官员御宴,吃不了也得“兜着走”,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对福州婚宴旧时吃不了“兜着走”的风俗说三道四了,更没必要为今天宴席上“吃不了兜着走”而尴尬。只是,不要变了味就好。

福州某地的一场古装汉式婚礼。.jpg

福州某地的一场古装汉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