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6: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益群

 

福文化与寿山石


黄益群


 

福地,谓之“得福之地”。福建是中国唯一带有“福”字的省名, 域内还有福州、福安等行政区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1]。唐开元年间,“福州”名称启用,所有蕴含吉祥的福祉如约而至。

AA.png

福建省推出的福文化宣传画

 

一、福脉:石秀天成


在福州市北郊 37 公里处那林寒涧肃的重峦叠嶂中,有一山村——寿山乡。寿山东面与连江县接壤,北面与罗源县毗邻,寿山与九峰山、芙蓉山鼎立在连绵的峻岭中,风景秀丽清奇,山花烂漫。

福人居福地,寿山村乃天赐的福脉,石秀天成。早在南北朝时期,福州寿山石雕便开启了初创的脚步,中原板荡,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但福建相对平静祥和,是难得的一方乐园,北方汉人纷纷南迁,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北方汉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习俗,融入闽越大家庭,于是,闽中掀起葬玉之风。

中原士族入闽后,入乡随俗,他们就地取材,使用福州寿山石雕刻成小猪模样,握在逝者的两只手掌中,以祈求逝者即便到阴府,依然还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美其名曰“握玉”。“猪”古称为“豕”,被人驯服饲养,成为向人类提供肉食的最主要的牲畜,也成为与家庭密 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在古代,猪是财富的标志,是一个家庭的标志,也是有家当的象征, “是奴隶社会里私有财产的一部分”[2]。“猪”的文化含义即财富,更是祥瑞与福气的象征。

寿山石雕带着美好的寓意融入福地民众的生活。唐代,经济繁荣,开元十三年(725),福州设都督府,为福州的开发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唐代佛教空前发展,福州也大兴佛学,遍修庙宇,887 年,寿山村建成广应禅院,寺僧在寿山的山头溪尾采集寿山石,雕刻成佛珠、如意配饰和挂件,馈赠虔诚的善男信女们。这些带着祝福的寿山石小玩件带着信仰的力量为人们驱邪避灾、增加福报、保佑平安,佩戴者得到吉祥如意、万事顺遂的祝福。


二、崇福:鬼斧神工


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和汉文化圈南移,汉族与闽越文化的融聚基本完成。福建进入大发展的时代,经济飞跃,文化繁荣,成为宋王朝的重要政治经济依托,“惟昔瓯越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3]。福州寿山石的开发和利用,经隋唐的持续发展,到两宋出现历史上第一个挖山凿洞的采石高潮。

宋代,寿山石的产地归属福州大都督府,散布在山峦溪野的寿山石矿洞由官府管理经营,规模庞大:“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4]福州寿山石在宋代归属“珉”类,为宫廷贡品之列,福州“五花石坑”挖掘的佳品,被源源不断地运载进京,“刻简以珉,铸宝以 金”[5],福州寿山石被宫廷视为制作册宝和礼神之器的重要材料。宋高宗都临安,南宋政权初定。高宗视寿山石为珍宝,钦定将白色寿山冻石列为取代白玉御制礼器的首选材料: “绍兴七年(1137)六月十九日诏:明堂大礼,合用玉爵。系是宗庙行礼使用,今来阙玉,权以石代之。可令知福州张致远收买寿山白石,依样制造,务在素朴。”[6] 寿山石自带长寿和福祉的吉祥寓意,令皇家青睐有加,皇室以洁净如玉的寿山石来彰显尊贵的地位。

在宋代民间,已然掀起寿山石雕艺术的第一波高潮,墓葬中多出土人物及动物寿山石俑。动物俑取材于人类现实生活中关系密切的飞禽走兽,有鸡、羊、鸟雀等,大小不一,形象逼真,生动多姿。从宋代开始, 便有以 “鸡”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流传于世。在传统文化中,“鸡”与“吉”谐音, 有“大吉”“吉祥”之义。“鸡”承载着吉祥寓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许。汉代韩婴提出“鸡有五德”[7]之说, 即文、武、勇、仁、信,若人能具备此“五德”, 便是几近于完人了。羊为六畜之一,汉代许慎云:“羊, 祥也。”[8] 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写作“吉羊”。羊与善、美相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祝福、吉祥、平安的象征。宋代福州人民用象征吉祥寓意的动物俑随葬,是求福,亦是祝福,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表达。

元朝末年,文人创用花乳石刻制印章,逐渐大行其道,备受追捧。明代皇帝共刻制寿山石帝玺 37 方,寿山石印章已成为明帝制玺的重要材料。在这 37 方中,有“皇帝之宝”和“御前之宝”两方,《明史》记载:“若诏与敕,则用‘皇帝之宝’。”“‘御前之宝’图书、文史用之,宫中库藏箱锁用。”[9] 这些寿山石宝玺的钮雕多为貔貅、螭、龙、狮、羊等寓意吉祥的瑞兽。貔貅是古代的神兽,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认为其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有辟邪之功效。这两方寿山石帝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寿山石作为皇权象征的宝玺,其地位举足轻重。

清代是寿山石雕工艺的高峰时期,除了顺治帝,其他皇帝均有寿山石刻制的印玺,康熙帝拥有寿山石玺超百方,雍正帝有 150 多方,乾隆帝更是超过 600 方。康熙晚年有一“保合太和”章,雍正帝刻了一方“万国咸宁”章,体现了两代帝王对帝国由衷的祝福,他们恳切希望自己的国家进入祥和、稳健和正道的境界,实现和谐、健康发展的人类社会。这不仅是帝王的心愿,也是人民对“福”的渴盼与追求。清代,民间各大寿山石雕刻名家各显神通,他们经常雕刻民众喜闻乐见的佛教人物,各具特色。寿山石寿星造像衣纹流动、眉目传神、真切自然,寿星旁站立白鹤引颈而望,灵动清逸。用寿山石雕刻寿星,可谓寿上加寿,是双倍的祝福,是福寿绵长,是吉祥之兆。

BB.png

寿山石摆件:五子迎福

薄意巨擘林清卿开创了以石作画的审美新格局,他所雕人间草木,触目皆有情。他以田黄石作《梅雀争春》,画面清奇富有美感,一株古梅遒劲有力,在悬崖峭壁中傲然挺立,古树的线条简洁凝练,把梅的傲骨展露无遗;两只梅雀立于树梢,你呼我应,动态感十足。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忽如一夜清香发,梅雀只为唤春来”,“五福”也必随风而至。


三、造福:非遗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寿山石雕得以复苏,寿山石文化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相继两次举办的展览活动使陷于衰落状态的寿山石雕恢复生机,充满激情与创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90年代,是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寿山石雕刻艺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海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国和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福州也涌现一大批寿山石雕刻艺术家,他们才华横溢,从众多匠师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雕刻技艺精湛,也是寿山石文化有力的传播者。

在寿山石雕中,“福”最常见的象征就是蝙蝠了。蝙蝠自古以来便被视作“福来”的象征,与寿山石共同组成了“寿山福海”的广阔内涵。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郭祥忍作“少狮得福章”,晶莹剔透的白色芙蓉石,雕刻着百兽之王,它“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声吼如雷。”[10] 狮爪之下,是一只娇憨、灵气十足的蝙蝠。这枚“少狮得福章”,寓意高官厚禄、飞黄腾达,福寿齐天。吉祥图案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记录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融历史、文学、民俗与美学于一体,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寿山石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雕刻艺术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更是有福之州“福文化”极具地域特色又渗透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一张名片。因寿山石珍贵被不断挖掘,资源已近枯竭,2006 年寿山石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名录中,福州众多的优秀雕刻艺术家也相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为传承技艺,弘扬文化,竭尽所能。

天遣瑰宝生闽中,唯有“有福之州”才有幸拥有这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的美石——寿山石。有福之州居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创造有福之事业,幸甚至哉!


(原载于《炎黄纵横》2024年第2期,作者为福建省作协会员)


注: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2] 唐汉:《汉字与动物世界》,书海出版社2003 年版。

[3](宋)张守:《毗陵集》(卷三),《謝除知福州到任表》。

[4](清)高兆:《观石录》。

[5] 宋《郊庙朝会歌辞•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其三》。

[6](清)徐松 :《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 年版。

[7](汉)韩婴:《韩诗外传》。

[8](汉)许慎:《论文解字•羊部》。

[9] 方宗珪:《寿山石全书》,新星出版社 2016 年版。

[10](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之二•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