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锦萍



触摸晋安的文化根脉

 

黄锦萍

 

 

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拍着羽翼,穿越时光隧道轻盈地飞来,停泊在探寻“文化根脉”的晋安土地上。这只被我邀约一起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蝴蝶,此刻也仿佛有了使命感,她将与我作伴,和我一起完成晋安的“非遗”之旅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之旅。

晋安记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晋安人的“血脉基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探出端倪。当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一个安顿的家,当强烈的保护意识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晋安人代代传承的老手艺和工匠精神,依然散发出不朽的光辉。

 

    象园木雕,雕琢声渐进渐远

 

一只蝴蝶飞来,停泊在一棵粗壮的木头上,这是一棵百年黄杨木的一段,能让木雕艺人眼睛放光的原始材料。别小看这一节沾满尘埃的木料,经过雕刻师叮叮咚咚的敲击、雕琢、打磨,一件惊世的艺术品或许就潜伏在这截木头里。她可能幻化成生动的人物、山水、花卉;也可能被赋予飞禽、走兽、鱼虫的灵性,全靠雕刻师的喜好和心情。

走进福州温泉公园内的艺博园,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看似随意点缀的花草雕塑,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大气灵巧的庭院布局,营造出浓浓的艺术氛围。但这里最令人流连的,是艺博园园主汪方寒收藏并展示的各个朝代、各路木雕根雕大师的精品力作,一件比一件经典。汪方寒是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他们家是当地名声远扬的木根雕世家,岳父林学善是中国木雕工艺美术大师,他因擅长雕刻达摩,被业界人尊称为“达摩善”;妻子林秀敏善于刻画女性题材,是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展厅里展示最多的,自然是他们家创作的获奖作品。汪方寒正在陈列馆里指导徒弟们调整木雕作品,见我到此造访便停下手里的活,带我参观他的盛世收藏。他告诉我,福州象园木雕始于明末清初的建筑装饰和佛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形成,有一套独特完备的雕刻技法。利用龙眼木、黄杨木为材料,经雕刻艺人制作而成,作品多为人物和动物。龙眼木雕作品古朴大方、粗犷别致、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黄杨木雕则风格细腻逼真,传神洗练。象园木雕作品的外貌特征,就在于它保留了木质原有的色泽和纹理,看上去“粗”,其实是追求“自然”本色,按现在的说法叫“接地气”。

据《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的木雕技艺可追溯到唐宋时期,1796年前后(清嘉庆年间),福州东郊象园村一带木雕艺人以茶树根和樟木的自然形状雕刻人物、走兽作品。雕刻高手的木雕作品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或精致细腻、或形意并存、或别致生动,具有较高的收藏和传家价值,被称为“古董”,为人们所追捧及收藏,也催生了专营木雕生意的“古董商”。当时的福州正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商人的推动下,福州木雕也由此销往全世界。

清朝时,象园村艺人柯传灿、柯传钟(俗称象园柯派)以雕塑人物自然逼真闻名,他们精于木雕技艺,不仅在象园村收徒传授木雕技艺,还传艺于邻村。民国时,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象园头开办福州工艺传习所,聘请象园派陈春润等传习师教授木雕技艺,培养了大量的木雕传人。1936年,福建省教育厅开设雕刻科,聘请象园派名艺人柯经煊出任专职木雕教员,还被请到台湾授徒。经过先辈们多年的继承与传播,逐渐形成了以象园村为发祥地的三大流派:象园、大坂、雁塔,其艺术各具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木雕迎来了鼎盛期。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58年,福州第一木雕厂的成立,地点就在象园王庄附近。这是福州第一家地方国营木雕厂,集结了象园地区三大流派的众多工艺家,当时职工达到1000多人,兴盛程度可见一斑。象园地区的老艺人们在为福州木雕艺术的传承、发展、普及与传播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奠定了象园木雕艺术之乡的地位。

象园木雕流传至今,名家辈出,涌现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艺人,清朝象园地区雕刻名家柯世仁的草虫、花卉雕刻玲珑细致,人物衣纹柔顺,表情逼真。前不久我在福建省博物院工艺美术馆参观时,还欣赏到馆藏的《伏狮罗汉》《伏虎罗汉》《弥勒佛》《观音菩萨》等精品佳作,都是扬名海内外的雕刻大师级作品。作为传统木雕的发源地,象园村一带的木雕市场曾经聚集了众多民间艺人,“前店后作坊”的家庭经营模式盛极一时。听老象园村的老人说,以前象园村400米以外就能听见雕刻时木锤敲击雕刀的声音,整个村子几乎家家都在做木雕。大大小小几百家的家庭作坊里,每日敲击声不断。男人有力气,就在后院打坯;女人细心有耐性,就做些磨光上色的活儿。老人回忆说:小时候我们没有玩具,父亲随手刻的金鱼、大象、乌龟、花篮等小型木雕就是最好的玩具,家家都有,大家都拿在手上玩,我们都是抓着小木雕玩具长大的。

说起象园派的后起之秀,有一串闪光的名字:阮文光、陈推坚、林学善、潘发清、郑大木、俞开明、林秀敏、叶国强、郑新一、杨羿----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有个性鲜明、构思奇特的精湛作品问世。我看见大坂流派以人物雕刻为主,作品神形兼备,善于刻划人物内心世界。而陈派雕刻的仕女脸部古典、圆润高雅、温柔多姿;仙佛表情丰富,衣纹有飘动感;武将富有气魄,盔甲花饰变化无穷。雁塔流派则与漆器完美结合,擅透雕、薄雕及镶嵌,讲求布局和透视,刀法灵利,雕镂玲珑剔透。离开土地的树与根也是有灵性的。经过雕刻大师的手,通过圆雕、半圆雕、浮雕、透雕、镶嵌雕、根雕、线雕等技法,赋予朽木以重生。

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这是中国根雕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2008年象园木(根)雕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敲出仪式感的百年槌声

 

蝴蝶从象园木雕的镂空窗格中飞出,她仿佛听到了打肉燕的棒槌声,扇动着翅膀静静地听着、应和着,和蝴蝶一起倾听百年棒槌声的,还有来探寻福州传统小吃“肉燕”的我。这地方是新店镇西园村,同利肉燕的生产基地,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同利燕皮创始人陈官燃的家乡,而如今更多人认识的,是戴着高高的白色厨师帽,留着两撇大胡子,常常在公众场合露脸的第四代传人陈君凡。

接待我的总经理助理叶剑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的对联吸引着我。上联是:巧手飞槌打就传统闽都美馔;下联是:丹心献艺捧出民间太平佳肴。一看就是文化人的手笔。进得大厅,只见五个大鼓般的木墩摆成两排,五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身着“厨师装”、头戴“厨师帽”,他们是肉燕制作人。待我站定,立马向我展示“打肉燕”的看家本领。厚实凝重的木墩,是选用生长百年以上的荔枝木制成,每人左手掌管一块肉,右手握着棒槌,不经意间已经敲打起来。棒槌声此起彼伏,错落有致,随着节奏感的加快,肉燕制作人的动作幅度加大,情绪越发激昂,这哪里是在打肉燕,分明是在表演一场激情四射的“打鼓秀”!这种祖宗传下来的打肉燕方式很有“仪式感”,是完全可以登台表演的。前些年有个艺术团的舞蹈编导来同利肉燕采风,就把这种打肉燕的表演形式编成舞蹈,题目叫《打肉燕的汉子》,我看过这个舞蹈,挺阳刚的,挺受观众喜欢。不由想起郁达夫先生在他的《饮食男女在福州》文章中,有两句对肉燕制作过程的描述:“槌槌打打真功力,户户家家宴太平”。

家在福州。从我记事起,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太平燕”都是必备的一道菜肴,鸭蛋在福州被称作太平蛋,因为肉燕与鸭蛋同烹上桌,被称为“太平燕”。长辈们常常这样告诉子孙:福州去海外谋生的人多,行舟之时“浪”被压下去了,当然也就“太平”了。“太平燕”寓意着平安、祥和、如意、幸福,成为福州民俗中享有殊荣的宴席“大菜”,也是全国所有菜肴中,唯一上菜需要鸣放鞭炮的一道吉祥菜。有民谚为证:“无(肉)燕不成宴,无(肉)燕不成年”;“吃太平燕、享全家福”。

“同利肉燕老铺”自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三坊七巷”设店至今已逾140多年。创始人陈官燃在三坊七巷开设店铺,将制作的肉燕皮供给三坊七巷官宦家中的厨师烹制私房菜。20多年过后,第二代传人陈心齐不仅把肉燕皮供给三坊七巷的达官贵人,还供给那些官厨、私厨,如“狮仔仔”、“仙兴馆”和“聚春园”等酒家。传到第三代掌门人陈存谈手中时,福州解放。1958年公私合营后,陈存谈当上了福州食品公司台江肉燕社社长。1966年后,由第四代传人陈君凡传承经营。现年60多岁的陈君凡从12岁始继承祖业,已从业半个多世纪,打制燕皮严守祖训,一丝不苟。2005年“同利肉燕”的传承经营由第五代传人陈燕君正式接掌,成为福州肉燕行业首位女掌门人。百年来,几代同利传人传承着三条金科玉律:一是“绝不掺假掺杂”;二是“节日与平日同价”;三是“秤是寿门”。陈君凡认真地说:“秤与质量是寿门,没做到这两点就得折寿。”正是秉承着闽商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才把同利祖传的技艺传承到今天。

首部美食电影纪录片《味道中国》于2015年初在全国公映,福州肉燕制作技艺首次跃上大银幕,主演是同利第四代掌门人、肉燕大师陈君凡。纪录片以二十四节气顺序来介绍美食,同利肉燕在“春”的节气中震撼播出,为全国吃货们准备了一道饕餮视觉美食盛宴。

 

    腰鼓声声点燃生活激情

 

蝴蝶从打肉燕的棒槌声中飞出,引领我去领略“新店腰鼓”振奋人心的鼓点。这是我探寻晋安文化根脉的第三站。

“新店腰鼓”的发端,源于解放福州的部队驻扎在新店,南下干部在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时,多以打腰鼓的形式出现,激越的腰鼓声很快就能把十里八乡的村民吸引过来。于是,许多群众向南下干部学习打腰鼓,北方腰鼓便渐渐在新店盛行起来。新店最早的腰鼓队成立于1951年,随后,腰鼓逐步在福州地区流行开来。

新店镇文化站站长王德昌告诉我,腰鼓在新店兴起时只是一些基本的秧歌步伐。2001年,镇政府从陕西请来“安塞腰鼓民间腰鼓艺术家”陈永龙,为新店腰鼓队传授技艺。由于安塞腰鼓是中青年汉子打的,而新店打腰鼓的是清一色妇女,一些男性化的动作舞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新店腰鼓对安塞腰鼓动作进行了改良,加大了秧歌动作与腰鼓动作的融合,形成了新店腰鼓刚柔并济的风格。

晋安区老体协总辅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吴迎秋,是新店最早的一批腰鼓队员。她介绍说:“双圆冲锋步特别好看,两队人组成内外两个圆,表演时采取冲锋步式,交错时互相对鼓,反复多次,还可与其他队形组合,效果特别好。”家住新店健康村的王维年是新店最早的一批腰鼓队员。她告诉我,1976年国庆节,福州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当新店腰鼓队的几百位队员头戴斗笠、身着“蓝衫青裤”,打着腰鼓从观礼台前经过时,现场一片沸腾,新店腰鼓一炮而红!

金城社区是新店腰鼓开展得最为活跃的社区之一,只要铙钹一响,一团团鲜红的“火苗”就忽地点燃起来了,那是她们鼓棒上鲜红的绸带,她们时而腾空飞跃,时而扭腰展臂,个个激情飞扬。退休高级教师张玉文说:“打腰鼓是新店妇女最时尚的文化娱乐和健身运动,点燃了我们的生活激情!”打了60多年腰鼓的第一代腰鼓手方彦群告诉我,腰鼓最盛时有近150支队伍,参加人数超万人,真是声势浩大。

新店腰鼓凝聚着满满的正能量,60年来声声不息的新店腰鼓,鼓舞着晋安人的士气,201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荣膺“中国腰鼓之乡”的称号。

象园木雕师傅的雕琢声,打肉燕汉子的棒槌声,新店腰鼓鼓手打出的鼓声,每一种声音都在向我传递着文化的传承。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延续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好在我的心中总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纷飞着,随时引领我继续穿越时光隧道,停泊在可以触摸到“文化根脉”的地方。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