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 23: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振芳


·“福文化概论·

 

45.谋求长远幸福

 


谋求幸福是个人、国家、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福文化的发端就在于先民的祈福禳灾心理,继而是王侯祈求国祚绵长、家族永传、个人万寿的祝祷,到了平民百姓则祈愿丰衣足食、长寿安宁、子孙繁衍。总之,各有所求,不离五福。各阶层人祈福目标皆从个人地位出发,提出不同的希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寄望于长久的幸福生活,这是天下人的同理之心。但对于国家、民族而言,谋求的自然是长远而广大的幸福,正如著名学者于右任在为人撰联时称:“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就要求个人“风物长宜放眼量”,在追求幸福时应有家国情怀与历史眼光。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观”决定了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道路选择。在革命战争年代,正如革命先烈李大钊所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瞿秋白也说:“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人民的事业是常青的,为人民的利益奋斗,无上光荣,也无比幸福;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而永生。毛主席说过:“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如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等党的优秀领导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幸福观,真正成为毛主席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215页-152.PNG

                版画《人民公仆焦玉禄》

相反也有一些人放弃理想,蔑视道德,贪赃枉法,祸国殃民,走上了不归途。正反两面的事实告诉我们,个人的幸福观决定于本人的人生价值观,人生在世首先应当找准生存发展的正确目标,谋求实现个人长远幸福的光明道路。

 

    二、坚持劳动造福理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指导,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也就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它以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认为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因此人要追求永久的幸福,就永远离不开劳动。劳动是人的基本生活状态,除非他失去了劳动能力。人的幸福基于劳动,永久的劳动伴随长远的幸福;不劳而获者没有长久的幸福,好逸恶劳者没有真正的幸福。为自己谋求现实的幸福,为后人谋求长远的幸福,都是以劳动为先决条件。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各尽所能地劳动,这不仅是获取报酬、享受幸福的条件,也是保持健康体魄、赢得精神愉悦所必须的。

 

    三、秉持为民造福宗旨

“民唯邦本”,古圣贤早有遗训。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为民谋福、为民造福的宗旨,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树立爱民情怀,牢记肩上责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恒定的目标。

履行为民造福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步一步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才有了今天繁荣富强、兴旺发达的局面。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不断增长的,我们党为民谋福、造福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何况当今的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各种挑战,更不能懈怠,必须继续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正确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信念。

为民造福,要有正确的义利观。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义”和“利”的分裂和对立,也不一刀切地反对功利主义,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和价值取向。失去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正确、完美的人生。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有他合理的物质利益,所反对的只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和他人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行为。我们倡导将理想和现实、精神与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之中。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谋求个人长远幸福,应当把坚持人格平等、倡导诚信友爱、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人际和谐摆在重要位置。

(一)讲诚信

交友择朋要以信义为本。诚与信近义相连,做人要诚实无欺、守信用,这是立身之本,治心之本。孟子说:“人天生存诚。”苏轼说:“天不容伪。”曾国藩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这些古训告诉我们,只有坦诚待人,讲求信义,才能得人心,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反之,则会招人反感和蔑视,置自己于被动。

古人把“信”和“义”作为为人处世必须遵守的道德信条,提倡“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孟子提出,如果“生”和“义”发生冲突,“二者不可得兼”,则应“舍生取义”。孔子甚至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平生三大志愿之一。他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信用”并不是个人生活小节,而是和人的道德、作风紧密联系的。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不守信用者无处容身,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友谊。

(二)“慎择友”

一是交朋友要“慎”。我国古代有识之士历来都主张结交朋友要有所选择,因为这对他的事业及品德修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孔子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言:“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这就是说,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交朋友,可以在德才两方面都得到友人的帮助,使自己的知识与品格都更加完美充实。而与品格低下、才疏学浅、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则可能在精神品格上都受到“污染”,给自己带来坏的影响。

 第218页-153.PNG

(宋)赵孟坚《岁寒三友图》,上海博物馆藏

二是要善于交朋友。“善”是指在交朋友时,要善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朋友。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曾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他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意思是说:在道义上互相砥砺,有了过错互相规劝,这是畏友;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情况危急的时候,都可以很好相处,生死关头,也可以作为依靠,这是密友;甜言蜜语,说话好听,东游西逛形影不离,这是昵友;见利益互相争夺,遇到祸患互相倾轧,这是贼友。善于区分,知所选择,才能交上真正的好朋友。

(三)尊重人

尊重人是一种品格,也是智慧。尊重别人,可以分为三种境界:尊重亲人,尊重旁人,尊重对手。当我们可以做到尊重敌人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没有了敌人,这才是真正的无敌。尊重领导是一种职责,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属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大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可以说尊重的魅力无限。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必要都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仰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还有些不足,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自尊。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219页-154.PNG

(清)林则徐书“海纳百川”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反映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和发展。每个人也只有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上。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他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鼓励他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人,就是相信别人,善与人同,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容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关心人,就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真诚地爱护他人,关心他人疾苦,尽力帮助别人,为之分忧解难。关爱别人就是以仁慈为心,多了解别人,以助人为乐。有仁心的人,懂得关爱他人;有智慧的人,善于与人沟通。

(四)有同情心

同情心也是同理心,是与他人产生同样感受的情感,人乐亦乐、人忧亦忧;绝不损人利己、幸灾乐祸。同情心是人与人相处的融合剂,有同情心的人善解人意,慷慨助人,毫无私心,甚至作出自我牺牲。要有包容他人之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都有着自己合法的权益。每个人都有权谋求自己的利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尊重他人的合理选择,理解他人的想法,关心他人的疾苦。人生处世的智慧之一,就是懂得宽容他人。各人由于立场观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常会出现思想、意见的分歧,应保持换位思考,关心体谅别人,这样可以减少误会和矛盾。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是从大局、目标出发;“不同”在于尊重各人的想法和主张。

徐悲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220页-155.PNG宽容别人是一种涵养。有理性的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于别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给予宽容,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幸灾乐祸或熟视无睹。晚清名臣左宗棠曾在江苏无锡梅园题联称:“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如其所言,为人处世应当高瞻远瞩,稳重低调,宽怀包容,留有余地。人生在世,成大事者,必有度事之量,亦有容人之心。

(五)当奉献者

劳动者要当好“奉献者”,为此要严于律己,顶住诱惑,管住小节,经得起考验。坚持自重、自省、自律、自警,清白做人,永葆初心本色。共产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扎实工作,幸福自会来敲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把握政治方向,功劳不伸手,苦劳不计较,疲劳不抱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要懂得在服务群众中收获幸福,在知足感恩中体会幸福,在默默工作中拥有幸福。

 

五、培育优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家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谋求家庭的长远幸福,就要正确处理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和邻里关系。

(一)做到夫妻和睦

夫妻和睦,就是夫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共同承担责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不同于血缘之亲。两个陌生人聚首,如何维系感情、培养亲情,这是需要双方都付出努力的事情。幸福家庭需要把握夫妻关系的三个度。

                                                     第221页-156.PNG

            明“琴瑟偕老”铜镜

第一,要增强夫妻之间理解信任度。一是夫妻双方要主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理解人是信任人的前提,信任对方才会全身心地热爱对方,夫妻关系也是这样。只有双方真正理解和信任,爱情才能地久天长。

第二,要把握好夫妻之间的经济支配度。夫妻经济地位平等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基本条件。在我们国家,男女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在经济上也是平等的,从而保证了人格上的平等。虽然收入有高有低,但夫妻地位并无高低之别。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经济关系平等,就不存在依附关系。夫妻在社会生活中角色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不能把分工差别视作地位的不平等的依据。

            第222页-157.PNG

                         清 “孝顺父母”挂花

第三,要提升夫妻之间生活的和谐度。和谐是幸福的前提,只有心心相印、处处和谐,婚姻生活才会水乳交融、美满幸福。要相互尊重和体贴 ,有共同的爱好追求,有相交而又独立的社交圈;要从内到外塑造良好的个人气质和行为。在对待子女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方面,要协调一致,作出榜样,树立良好家风,创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二)做到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就是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关心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理解、尊重老人的意愿。精心抚育儿女,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他们自强自立,积极向上。反对虐待遗弃老人、儿童,也不可溺爱娇惯子女。

父母给孩子生命,养育孩子成长,是孩子一生的精神支柱,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孟子曾说,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孔子《孝经·三才》有名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还在《论语·里仁篇》说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日渐衰老而忧惧。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对无法侍奉父母饱含着永久的遗憾和愧疚,催人尽孝须趁早,赡养不能等。

为人子女,当饮水思源,恪尽孝道。我们要满怀感恩之心,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做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

(三)营造和睦邻里关系

邻里和睦,要做到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邻里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有家必有邻,古话说“金厝边,银乡里”“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相依守望相助、和睦相处,一向为人所崇尚。邻里纠纷有时难免,出现时彼此应该多一分宽容,多一点谦让,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

和睦邻里关系靠礼让。处理好邻里关系,必须讲究文明礼貌和谦让,当然礼让也是有原则的。处理邻里关系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避免因小事而酿成大矛盾。邻里之间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在处理邻里关系时,要有同理心,真心实意做到互助互爱,喜忧同担,守望相助,邻里有困难要主动帮助,伸以援手。

有人总结出“邻里相处十忌”:一忌恶语伤人,出手打人;二忌背后议论,猜疑嫉妒;三忌轻信纵容,偏袒子女;四忌见难不救,幸灾乐祸;五忌家庭噪声,妨碍他人;六忌不顾地界,栽树种植;七忌放养禽兽,妨碍卫生;八忌玩笑取乐,不讲分寸;九忌经济往来,账目不清;十忌得理不让,不听劝解。

第224页-158.PNG 

                                                                丰子恺《邻里之间》

总而言之,要养成与人为善、善与人同的态度,宽以待人,信任他人,取得他人的真诚对待,与人建立良好、互信的友谊。遇有误会要及时释疑解惑,邻里之间或社会交往中产生误会是常有的,一旦发生须冷静思考,主动说明,开诚布公解释,及时地交换意见,弄清真相,以求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