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1: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韦希成



源远流长的闽东茶艺茶俗

 

韦希成

 

 

闽东茶艺风生水起

 

闽东主要茶叶产区的茶艺和茶俗所形成的茶文化生活,是在近代兴起的。

早在1867年的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当年的参观者不仅能品尝到香气四溢的闽东红茶(福安的“坦洋工夫”),还能欣赏到由福建派出的三位闽东少女带去的精湛的中国茶艺表演。这一事件也成为闽东人走出国门,参加进行世界茶艺展示的最早记录。

微信图片_20250816083836.jpg

1867年,参加巴黎世界茶博会的三位福安茶艺小姐(作者供图)

20世纪60年代初期,寿宁竹管垅公社是畲族聚居茶乡,畲村群众自娱自乐,茶歌茶舞应运而生,茶文化娱乐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那时候,在畲族干部兰亦发书记的一手策划和扶植下,该公社最早建立了寿宁第一支由15名年轻畲族演员组成的公社业余茶艺宣传队。他们把当地全民开发万宝山种茶的经验和先进典型事迹加以创作创新,搬上山村舞台,随时随地为畲汉群众演出,把畲乡同时也是茶乡的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山村都会迎来一年一度最为精彩的传统民俗节日。

由此,近代闽东茶艺才开始风生水起。三十多年来,福安市(县)、宁德市蕉城区相继成立了人数不等的十几支茶艺队,以优雅文静的风韵,时常配合茶馆,也给城乡休闲群体予以艺术享受。1989年开春,福安县整理和排演了畲族“宝塔茶”,与后来畲汉同俗的“新娘茶”等节目,每逢节日期间屡在城乡陆续表演。1992年11月,福安茶艺小姐杨玉英赴香港“福茗堂”第一届国际茶艺邀请赛获得冠军。1999年省茶叶学会与宁德市文化局、市茶业局联办宁德“茶话春秋”首届茶礼杯茶艺大赛,全市7个县(区)的30多家茶艺队(馆)参加,评选出十佳茶艺队、十佳茶艺小姐。2003年3月宁德市举办“庆三八茶艺表演赛”,蕉城区天山茶艺队获金奖,此后(相隔约十年)该队又代表福建参加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展演,受到好评。

 

闽东茶俗生生不息

 

在古代,闽东地区的茶叶习俗一直沿袭历史的变革而延绵流传至今,源源不断、生生不息。那时后,农民上山下田劳动仍然沿用“竹茶筒”泡茶供饮:清朝茶区盛行锡器贮罐(称锡罐)贮茶,用铜壶或陶罐烧茶水:还有用银器茶具容纳茶汤,至今福安市民间仍有生产打制这种银茶器,它曾经参加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嘉奖。历史上,宁德蕉城茶区还有用野生茶树主干制成“苦茶木碗”盛茶的习惯。

闽东茶区在旧式婚俗中一如既往保留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别礼数,即有隆重的“新娘献茶礼”。譬如宁德洋中天山等茶区男女青年从订亲到新婚有“三道茶”的礼节。一是订婚时的“下茶礼”;二是新婚之夜的“定茶礼”(新婚茶);三是同房之夜的“合茶礼”(夫妻互敬糖茶);次日新娘给长辈敬“会亲茶”。据福安茶俗,新婚次日新娘“拜祖”和“下厨”仪式后,即行新娘献茶礼,在鞭炮和鼓乐声中,新娘四次进出:一次出厅向厅左、厅右女眷行礼,二次出厅献茶;三次出厅收取茶杯,四次出厅回礼,女眷离座,礼毕。

史载,唐代佛教盛行,寺院也风行饮茶。宁德支提寺至今仍保留有“普茶”的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历朝历代的闽东人旧时候过年或节庆都有个共同的风俗,自古至今家家户户流传着泡红糖茶、冰糖茶、蜂蜜茶、桔籽(或桔皮)糖茶、枸杞茶、红枣茶等习俗,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亲亲蜜蜜的寓意。

要是遇上农闲冬闲时节,到了寿宁、周宁、屏南、柘荣等茶乡的吉庆人家,分享别具一格的“配茶”习俗。也就是三五成群围座一起边烧水喝茶,边“配茶”,即以自产自制的南瓜籽、白豆子、西瓜子、葵花籽,菜干、豆干、萝卜干、茄子干,糟菜、糟姜、糟芋、糟萝卜等五花八门的农家小吃佐茶,也是有一番浓厚的生活情趣。

综上所述,茶艺茶俗是茶乡民众在长期从事茶叶生产过程中,经年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茶乡风情,更是活色生香、充满温馨的集体记忆。

 

闽东茶礼深入人心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习惯。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当时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大文豪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微信图片_20250816083827.jpg

闽东茶山

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社会现实中,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以茶待客、客来敬茶,已成为我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传统礼仪。

诚然,其一,古代社会的待客敬茶之礼颇为讲究,必须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器皿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

其二,为客人敬茶时要有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即使是干净茶壶茶杯,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如果用一次性纸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纸杯套上杯托。泡茶切忌用手抓茶,要使用茶匙,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倘若遇上老茶客来访,宜沏上一杯浓醇香郁的优质茉莉花茶,并选用加盖瓷杯;如若来客是年轻妇女,宜冲泡一杯茶叶淡雅的青绿茶,如白茶、龙井、碧螺春、茉莉花茶等,并选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盖;如来访者嗜好喝浓茶,不妨适当加大茶量,并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汤味浓,经久耐泡,饮之过瘾;如果来客喜欢喝乌龙茶,则用小壶小杯,选用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或寿宁高山乌茶招待贵客。要是家中只有低级粗茶或茶末的话,那最好用茶壶泡茶,只闻茶香,只品茶味,不见茶形。这便是接待客人的道理。

其三,敬茶必须得法。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水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如冲满茶杯,不但烫手烫嘴,还寓意有逐客之嫌。冲茶的水温也不宜太烫,以80—90度为宜。再者有两位以上的来客时,使用的茶叶要一致,切忌优劣不一。茶水泡好后,需用茶盘端出,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上茶时,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切不可抓杯口;注意敬茶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上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敬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敬茶时,面带微笑,眼晴注视对方,茶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

此外,品茶过程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点心、菜肴等,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茶点右边。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起身还礼,双手接过茶杯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慢啜细饮,不能狂喝暴饮。当客人杯中茶水饮去一半时,主人可为其续水,然后再给自已续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杯中茶叶可反复冲泡3至4次。这中间,客人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客人散去后,方可收去茶杯。整个喝茶的环境也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总而言之,待客敬茶所秉持的核心就是一个“礼”字,而待人接物所遵循的精髓则是一个“诚”字。让世间的真情实意在一杯茶水中缓缓流淌,悄然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闽东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