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12:0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慧瑛



且行且品清枫谷

 

陈慧瑛



100340tu0p7pznnp2q07vz.jpg

             

从清枫说起

 

  来访清枫谷,是冲着青枫而来。青枫叶形美观,入秋后由碧绿转为金黄再转为鲜红,那轮回的容颜,色艳如花,灿烂如霞。凋零之后,不是直坠泥尘,而是缓缓地斜斜地飘落,给人留下了一缕缕缱绻的诗意和淡泊的禅味,令人遐思,让人心静。

  清枫是随遇而安的植物,温暖的江南能够栖身,寒冷的塞北也能落足,它比金叶女贞更加抗冻。清枫能够用于公园绿化,住宅区绿化,风景旅游区绿化;能够成群成片栽植成花的海洋,也可以孑然一棵栽植成独立风景;可以和景观美石搭配,可以与小河清泉作伴;也能布置成清枫坡,清枫园,清枫溪谷,清枫径等。

  清枫的诗意和禅味,清枫的不拘和随意,叫我喜欢。因此,我爱清枫。

  喜欢清枫,想象着满山清枫的峡谷,那一种风情,那一份野趣,自然而然驱动了我的游屐。

 

且行且品清枫谷

 

  戊戌年农历十月二十日清晨,洋溪镇宣传统战委员、副镇长童庆陪我前往清枫谷。他说,清枫谷位于三明市梅列区洋溪镇新街村、连茂村、岩兜村三村交界处,离中心城区10公里,羊口仔溪从清枫谷中间蜿蜒穿过,流泉飞瀑、林壑幽美。2012年,由三明绿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项目建设,6年时光,建成了今天的清枫谷生态农业观光园。这时,我才明白,这里,不仅是清枫的故乡,还是一个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典范。

  出城区,驱车沿如砥大道行走不到20分钟,便一路上山。山路两旁,绿茫茫清一色的翠竹全掩映在云岚雾幛里,人行其中,也有如清蛙水蛇一般的绿意森森了。来到洋溪镇清枫谷,便见路旁几株巨大的清枫树刚刚由绿泛黄,在深秋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子一般的光芒。散淡秋风里,枫叶沙沙作响如迎远客。

  走进锣钹顶山下的幽谷,已经人工开发的清枫谷,绿竹、紫薇、清枫、海芋等观赏植物琳琅满目,云气缭绕如炊烟,清溪萦纡似飘带,一山鸟语,满耳泉声,有水车咿呀,有小孩荡秋千,有晃悠悠的吊桥,有古朴的廊桥,有烧烤场地,有草坪婚礼,有研学基地,阵阵悠雅的古筝声随风而来,令人如闻仙乐。

  清枫谷主人让我们品尝地产水果——那硕大的金黄脐橙清甜水润,那被称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甜蜜蜜就不必说了,仅那玛瑙一般的晶莹剔透,就叫人爱不释手。我对童庆说,走进清枫谷,真有步入仙境的感觉呢!童庆回答我:“还有更美的风景哩,我们且走且看,你会觉得真正不虚此行!”

  从罗拔顶山流下的泉水,形成了潺潺不息的清枫溪,于是我们一起沿溪上山。由连茂村休闲古道向上攀登,全程鹅卵石路,约有8000多米,沿途山径蜿蜒曲折,山花夹道,古木千年,有乾隆古桥、古碑,有荷花梯田、民宿,有农家乐。山上有鱼塘、有清枫林,沿山绿篱都是紫薇,到了春天,满山遍野都是紫薇花。

  我们去参观了芭蕉林。虽是晚秋时节,那一片碧莹莹的芭蕉依然舒枝展叶如层层叠叠的翡翠。我们还参观了杨梅园,桑葚园,为了过冬而放进塑料薄膜大棚的葡萄、提子园,火龙果园。童庆告诉我,这些水果酿制出来的杨梅酒、桑葚酒、白兰地葡萄酒,制作出来的葡萄干、提子干等,都是质地上乘之品。特别是这里种植的台湾红肉火龙果,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蛋白和花清素,比白肉火龙果营养价值更高,更具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那果肉、果汁口味之佳就不用说了,仅火龙果花就足以惊艳游客——火龙果花如昙花,开花在深夜,花朵粉嫩雪白美丽也有如昙花,人称霸王花,把它晒干炖汤,是清凉、明目、降火佳品。

  另外,我们来到培育了红豆杉等10多种珍稀花卉苗木的温室,3万余株珍贵的花卉苗木,不久的将来,将在万水千山之外的异地他乡安家落户。至于漫山遍野的竹林,春有春笋,冬有冬笋。还有穿插于山边野岭而生的酸枣树、牛蛋树、栗树、桃树、李树、梅花、芦苇、槭树、栲树、鸡爪枫等,不仅各有各美丽的存在,也各有各的经济价值所在。

  山一程,水一程,行行重行行,我们来到了奇瓜异果长廊。这约一里地的长廊,共种植香炉瓜、太阳瓜、多翅瓜、变色瓜、佛手瓜、子孙满堂瓜、蛇瓜等100多个品种的瓜果。瓜如葫芦,称“福禄寿瓜”;瓜如长颈鹤,称“鹤首葫芦”。还有瓜如蛇、瓜如炉、瓜如鹰爪、瓜如罗汉……赤橙黄绿清蓝紫,五彩缤纷。走进“奇异瓜果王国”,犹如走进绚丽斑斓的童话世界。我想,孩子们来到这儿,肯定会欢呼雀跃;即使大人来此,也难免萌发童心。

  沿河岸而下,我们来到漫漫6里地的紫藤花长廊。春来紫藤花开,紫雾茫茫直达天边,那真是如梦如幻的诗意境界。园区内分布着点状小型主题公园5个,木质休息驿站500平方米,以及多处休闲凉亭。每一个公园,每一处驿站,每一座凉亭,都是一首诗、一幅画,叫人留步,令人回眸!

  紫藤长廊的旁边是月季花园。那艳红、粉白、娇黄、嫩紫的月季,正开得恣意烂漫,花间有一群少女,笑盈盈地拈花留影,我想,这便是秋天里的春天了!走过紫藤长廊,就是风车长廊了,那一排排形态各异的风车,在汩汩泉声和飒飒秋风的伴奏下,悠然自得地唱着古老的歌,游踪至此,你自然而然地步入久远的田园岁月了。

  走过小木桥,桥下有银光闪烁摇头晃脑的石斑鱼。溪水多情,一路依依相伴。我们信步来到山边水畔的家庭动物园,那里的公鸡、母鸡、鸭子、大白鹅一群群,毛色鲜亮步态绅士,叫人好不喜欢!

  清枫谷主人对我说,他们围绕“四大特色”,精心打造了清枫娱乐、清枫精品、清枫康养、清枫美食。

  娱乐方面,他们利用清枫谷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打造旱雪滑草场、丛林穿越、真人CS、休闲草坪篝火广场、水上乐园等适合乡村娱乐的多种项目。

  精品方面,他们在清枫谷种植了美人指、夏黑、阳光玫瑰等17个品种的葡萄、提子,每年葡萄、提子新熟,缀紫垂丹,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清枫精品水果除了选择良种、精心培育外,还注重品牌的打造。2017年,清枫谷的提子和火龙果都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2018年,清枫谷的水果、果干、果汁、果酒等系列产品,也注册了“洋溪清枫谷”的商标。

  康养方面,他们开发清枫谷初期就注意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不但保留了自然景观的秀丽清幽,还把回归自然和农耕休闲结合为一体的康养情怀作为主题,打造都市人寻找梦中家园,回归自然原生态的“第二居所”。

  美食方面,清枫谷建有3座木屋餐厅,餐厅周围小桥流水、妙趣天然。其饮食之“特”,在于把三明市周边的饮食特色提炼出来,并融入了川菜文化。

  童庆说,清枫谷多次举办、承办、协办各种大型文娱活动,还被三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定为“交流基地”,被老年大学授予“教学实习基地”,更被三明市教育局授予“三明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接待三明市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多项研学活动,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安置当地就业人员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6年7月,清枫谷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洋溪镇政府列为“一园三区”特色小镇的重要一区。近年来,清枫谷陆续被省农业厅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四星级森林人家”等。2017年,清枫谷成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支持单位。2018年,清枫谷荣获国家旅游景区AAA级认证。

  时近中午,清枫谷主人和童庆,邀我至木屋餐厅品尝清枫美食。主人介绍,这里的农家菜,味道特别诱人,聘用的是当地厨师,他们根据季节时令,推出特色时令菜品精心烹饪:春季的春笋、夏季的苦菜、苦笋,秋天的玉米、南瓜,冬天的冬笋……时蔬几乎都是清枫谷里种植的,呼吸着新鲜空气长大的环保蔬菜,道道鲜美,有几样美味尤其令游客清睐——用清枫谷自产、新鲜采下的薄荷叶与鸭肉烹煮,汤汁鲜美口感清凉,浇上饭连米饭都溢满薄荷的幽香、鸭肉的鲜香,这道菜夏季最受欢迎;清枫谷的锅香肉,先用竹叶将肉包裹蒸熟后,再下锅翻炒,油腻全被竹叶吸走,只留下竹叶的清香和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香肉,这也是一道人见人爱的佳肴;鱼香是川菜地道味型之一,具有鱼香味,但其味并不来自鱼肉,而是由泡椒、泡姜、葱、蒜、糖、盐、酱油等调味品调制而成。厨师是四川人,所以这道菜在三明一带是难得的正宗鱼香味……

  我们的午餐是红腴鲜艳的火龙果卷,清香嫩滑的霸王花炖排骨、清脆爽口的冬笋、酸辣可口的泡菜鱼、地方特产洋溪豆腐,还有自制的香醇美酿葡萄提子酒,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乡蔬野味,食材都来自清枫谷。我们真是大快朵颐,吃得细汗津津齿颊留香,加上清泉相伴、古乐绕耳,真令人有点陶然忘归了。古人道,人以食为天,清枫谷风情再美,如果没有美食垫底,那也就美中不足了!难怪,清枫谷3座小木屋餐厅,天天宾客盈门、座无虚席。

  

超越“清枫”的美丽

 

  去清枫谷,且行且品,一路皆是风景。这里的风景,有得天之赐的瑰丽,有世人智慧的创造,这里是天人合一的胜地。在这里,你会体悟自然、顿悟人生、感悟风声、泉声、鸟鸣声、花开声、落叶声以及种种天籁的纯净完美;你会去了空虚浮躁、去了名缰利索、去了红尘烟火;你会耳聪目明,身心俱静、百虑皆消;你会回归初心,让灵魂走进原生态,让自已皈依本真。因此,清枫谷,委实令人难忘!

  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梦景。半个世纪以来,我走过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也确实常有如是感受——名不副实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还不在少数。想不到在这偏乡僻壤的清枫谷,那一种人定胜天、天人共乐的神仙境界,已经是实胜于名的、超越“清枫”的美丽!我想,这是近年来习总书记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伟大号召植下的丰硕成果,这累累硕果,已滴翠飘香在处处神州大地,作为热爱祖国山川土地的笔者,我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朋友们,希望你们到清枫谷来,来领略她的空灵和神韵,来体味她的生机和魅力,来亲近她的山川花树春夏秋冬,来享受扰扰市井难以聆听的田园牧歌!我相信,你走过了看过了,一定会说,笔者所言不虚;一定会说,你也爱上了清枫谷!

(本文选自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梅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