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10: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景 艳



赤岸铳楼随记

  

 

跟着向导,车子驶入了山涧深处。一个弯接着一个弯,一个坡连着一个坡,从这片绿到那片绿,从这座村庄穿到那座村庄。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茅草和竹林的呼应之下,逼仄而静谧的山道愈发显出原生态的美感,隐隐的忧虑却一点点浓了起来,那是迷路一般的陌生与恍惚。此行要去的是永泰丹云乡赤岸村,但车子一直行于闽候境内。当前后渐渐没有了其他车辆的影子,手机的信号格渐渐空了,着实会让人萌生一种不安。想象着能生出无人机一般的羽翼,飞至这山林之上,看看自己的所在,想象古时候,有蒙面壮汉从茂密的树丛之中跳将出来……

e6724293292b456bb6ce1e8b4c57fb0d_th.jpg

永泰县亦岸村

相比于永泰的许多古村落,赤岸村是偏僻的。它距离永泰县城27公里,毗邻闽侯竹岐乡,是永泰县县城龙脉始发峰磨笄山的所在地。据说,历史上原名七雁村,指的是周围的山形如同7只大雁。“七雁”福州方言谐音“赤岸”。

赤岸虽偏,却并非籍籍无名。永泰县志中关于赤岸的记载并不少,民国七年版《永泰县志》记录了磨笄山的8个景点,俗称“赤岸八景”,有银河水涨、木伞云团、蟹壑翻涛、龙泉供佛、折桂春钓、碣岫暮樵、印石钻乔、鲤溪碓晚等,多少有些传说掌故加想象的意味,而村民们口耳相传的赤岸市却是真实的存在。

“这个‘市’不是城市的‘市’,是‘集市’的‘市’。”丹云乡人大主席侯寿旺告诉我,“赤岸村处于永泰与闽候交界的地方,水路发达,又有官道。清朝时期,永泰百姓缴纳的‘皇粮’打此经过,闽候临近百姓的运输往来也要通过这里。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赤岸桥墩溪畔逐渐聚集了很多商贾小贩,就形成了集市,铳楼的存在就是这里曾经繁华的体现。”

“那时候,这小溪的沿岸人来人往,做什么生意的都有,经济发达,有钱人多。但是山谷盆地,地形复杂,自然容易遭盗匪。”顺着侯先生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浅浅的,空灵而诗意,早已没有了行船运载的功能。溪边那石子路经年磨砺才有的圆滑,可以让人想见当年比肩接踵的客流商贾。现今,溪边两侧,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历经风霜而未倒的铳楼群。

赤岸铳楼,其实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民宅建筑,因以为自卫武器,故称铳楼。始建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期,是社会动荡时期乡绅商贾实行自治联保的产物,兼具家居生活、经营贸易的功能。铳楼依溪而建,互相犄角成守望之势。全为土木结构,三层主体,黑瓦覆顶。一色的黄泥掺杂着稻草打制的土坯墙,外凸的碉式角楼,墙体上要紧处开设斗式条窗和竹制枪孔。据说,早年这溪的两岸共有6座铳楼,在1949年8月5日国民党“中央兵过境”行动中,桥头堡两个铳楼被人为破坏,目前仅余下4座,兀自孤立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年确认的第9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靠近瓮潭的那一座,是赤岸王氏家族的产业。去时,木门落着锁,门楣边上挂着一株干了的芝麻类植物,村书记告诉我,那是作种子用的。得知这里面的老物件保留得甚是齐全,便央请他找户主老伯开了门。房屋许久没有人住,处处镌刻着岁月的印迹,碎草从剥离的黄土墙面露了出来;地面比墙更斑驳,夯出来的地基凹凹凸凸。一楼原本的铺面痕迹已经看不大出来,兼具门厅、厨房的功能;2楼是住房,红色的旧式家具依旧是这里的主角,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3楼则是粮仓、储藏间,“那时的粮食金贵,一般都放在楼上的屋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掀开一旁不起眼的暗色毡子,竟然露出两口红色的寿材,吃惊地问:“是谁的?”他指了指户主老伯:“就是他的。”尽管现在已经不流行土葬,但是乡村里的老人们还是会早早地把自己的寿棺准备好,仿佛看见了归处,心里就踏实了。这座楼里当然不乏斗式条窗和竹制枪孔,但纯粹就只有采光的功能了。楼梯拐角的那一扇窗台,原本是监视外敌要紧的地方,现在的灰尘和摆放其上的古老锡壶和墩样石秤砣已经融为了一体,而厅堂的那一扇窗梢上别着一支牙膏。

沿着溪边顺流而行,晌午的风淡淡地吹着,石头缝中长出的蔓草有了一定的高度,时不时温柔地调戏一下迈过的脚面,反衬着一旁铳楼的孤单憔悴,因为许久没有人烟,铳楼自有些垂垂老矣之感,但那百年积淀的风骨至今仍然透着一股不容轻慢的威严。据说,赤岸村先民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赤岸的风土人情曾编创过一首顺口溜《送朋友别赤岸口传诗》,其中几句,简简单单就交代了沿溪的风景和铳楼主人、经营业态:“路上猪厨食杂特,店主外号野麻十,为人仗义心田好,买卖交易留美德。对面服装兼家具,服务乡里农耕事,老板名叫王则水,买田买地有世事;送君送到油行店,茶油索面担一担;车带带米声声响,声音盖过剃头店。离开车带和油行,两间大店列两旁,这边隆丰糕饼店,对面和春药材行。”最先经过的那栋“祖忠铳楼”的主人别号“十十”,自然就是顺口溜中的“野麻十”,对岸的铳楼则是经营服装家具的王则水家的产物;再往下,便是相对着的隆丰糕饼店与和春药材行了。可见,在赤岸,铳楼的拥有者大都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大户商家。

其中最为出挑的是“和春铳楼”,它的质感与清雅,远远望去都能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据说是早期赤岸地区唯一稍显规模的药铺,店号“恒春林”,现名“赤岸保健站”。原本有左右对称的两座铳楼,一边因损毁被折除了。恰在此时,一名穿着青色布衣的老者从门中走出,在房门前小凳上坐下,一支手托着腮帮眺望着,瘦削的身影在泥墙石岸的映衬下,竟有种遗世脱俗的感觉。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那是屋主,也是理发师。

一行人绕过小溪,来到了和春铳楼。整齐的菜畦、清澈的敞口方井、镂空窗格和一尘不染的古老家具、排列有序的物件都显出主人整洁严谨的生活习惯。此时,便听到了机子里播放的现代京剧----《海风阵阵愁煞人》。激越的唱腔,配着《沙家滨》剧照和单页挂历,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入感。“我和共和国同龄”,房主王明生这样自我介绍。他就是我们隔岸见过的那位老者,诺大的房子里,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正堂里的那个理发椅据说有100多年的历史,靠背上部有点弧度,他告诉我们那叫”公道椅”。理一次发10元钱。

和别人家不同的是,和春铳楼建得很讲究,它并非纯粹的土楼,青石门柱的细微之处都有饰纹,厅堂中心至礼佛处的房梁是相对挑高,里面供着的“福”字据说都特意民选了皇家的款式。两边手书的红对联字迹更有几分洒脱之气。二楼屋顶有天窗,一个红色的旧式橱柜上写着“千秋经史任搜求”,我猜想这原先一定是书橱。

和春铳楼是现存4个铳楼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据说王和春本人就是乡绅自治联保发起人之一。介绍云:王和春文武兼修,喜近儒林,善于诗词、工于山水,中年行医颇有建树。和春铳楼的“武装”也与众不同。正对着溪边的那面墙,除了外墙设36厘米厚外小里大的斗窗之外,还建有不设孔眼的内墙,走廊特意抬高,据说这样的设计更安全。可知防护心之严缜,也可感受到当年这里治安之凶险。只是那严密的保护网的设计和室内精致的雕梁画栋形成了视觉观感上的对比。

按一般人的想象,一个匪盗出没的地方,一个铳楼庄寨密布的地方,一个有将军庙的地方,总是有些蛮戾之气的,没有想到的是,在赤岸村,连铳楼都可以感受到这样一股清雅之气一股潜涌的书卷之气。它体现在村头诗意的水彩画上,体现在“赤岸八景”的典故中,体现在村民们对历史传承的挖掘与保护中。这可是一个连菜单、行走路线都能编成诗歌的村庄!“蟾宫折桂”“问鳌潭”背后承载的是一座村庄深深的自我期许。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文与武,并不矛盾冲突。在这个和平安乐的年代,铳楼早已失去了它防卫戒备的功能,然而,即使换了时空,它也仍然代表着一座村庄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羽扇纶巾之下,有小桥流水桃花红,亦有银鞍白马信陵剑。不知为何,这山谷里的铳楼,会让人想到一座岛。有风,自东而来。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永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